11月13日,在全州脱贫攻坚视频调度会上,州委政法委驻鹤峰县三溪村“尖刀班”做了典型发言。他们满怀深情、苦干实干帮助贫困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上的种种困难和问题,激发贫困群众立足自身实现脱贫的信心决心,使三溪村村级经济大为提升、村容村貌大为改善,村民自我发展能力明显提高,精神面貌显著改变,赢得群众交口称赞。会后,我们进一步挖掘整理出了他们的经验做法材料,现编发出来,供大家学习参考。
三溪村地势险要,三条小溪、六面山坡、山峰林立、道路崎岖,村内没有一块平地,海拔高差1000多米,全村147户417人,长期居住在村内的群众只有77户121人,40岁以下的劳力只有1人,是出了名的贫穷村、矛盾村,现在的三溪村已经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无论走到哪一家、进到哪一户、遇见哪个人,都能感受到进门有热情、离开有温情、心里有真情,用“干群鱼水情”来形容也一点不为过。我们的主要做法:
切实把政策讲清是做好群众工作的有效方法。初到二组非贫困户舒兰英家,劈头盖脸就是“政策不公平,干部不公平,他们都是贫困户,我为什么不是,没有干部到我家,我什么都没得到”等牢骚话,声音很大、嗓门很高。当时我们感到她在气头上就没多说什么,就听她发怨气,等她气消了、怨气发完了,我们就来和她慢慢讲政策,一次讲不通讲两次,两次讲不通讲三次,直到把一点一滴的政策给她讲透讲明为止。
一、
州委政法委驻三溪村“尖刀班”——以群众满意为根本目标
功夫没有白下,她终于明白自己没有纳入贫户的真正原因,那就是儿子、女婿在鹤峰县城打工,都有小车。政策讲明了,加之我们经常到她家拉家常,又按政策给她进行了危房改造、厕所修建等环境整治,她的思想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年初的意见大转变成了村里的“最美家庭”,当她上台领奖时,她激动得说不出话来,现在不管谁到她家,她说得最多的就是五个字:“的政策好”。在村里,像舒兰英这种不明政策、不满意的情况比较多,我们采取村民大会、小组会、屋场会和入户宣传等多种方式,不断讲政策、反复讲政策,使的政策户户清楚、人人明白,彻底消除了群众心中的疑惑,扭转了因政策不明而产生怨气的局面。
遇事心平气和、不厌其烦是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手段。村里出了名的贫困户向才娥很是难缠,大家见了她都头痛,道理很难讲通。她是今年分散安置的易地搬迁户,需要自己找地盖房。自从把她纳入易地搬迁户以后,事情就来了,从选地、找施工队、组织施工,她非常挑剔,问题特别多,没有一项是一帆风顺的,有时我们心如刀绞,但还是始终保持一颗平静的心,耐心去引导,细心去说服,先后8次去帮她选地,数次与施工队协调化解矛盾,更可气的是地基打好后,她又以各种理由推托修不起了,总想政府再给她点补偿,好说歹说不动工,在久攻不下的情况下,我们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和她所在的小组会,专题讨论她易地搬迁的问题,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批评她、教育她、帮助她,之后我们又细心地引导她,现在房子终于盖起来了,11月底入住,无论哪一级来问她,她心里只有“感谢”两个字,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感谢的好政策,感谢工作队,我今年一定要脱贫”。村里遇见这样的事也很平常,但我们始终围绕100%的脱贫目标不放弃、不抛弃,多措并举,耐心细致做思想工作,直到群众满意。
三、真情解难题温暖人心
二、
州委政法委驻三溪村“尖刀班”——以群众满意为根本目标
真心真意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关键环节。通过走访调查了解到,村里最缺的是产业、最差的是人居环境,群众急切期盼解决。我们在州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柯东海同志的亲自指导下,挖掘社会资源,筹措150余万元建起了永久性茶厂,引进了茶商,以略高于市场价收购茶叶,现有老茶420亩,计划发展新品种200亩,到时户均可增收10000多元,有效解决了多年有资源没收入的瓶颈,群众非常高兴,当地贫困户胡玉忠讲:“按今年茶厂的收茶价格,明年我可以收入30000余元”。
在人居环境治理上,我们筹措了450吨水泥(户均6吨多)、40000米铜心电线、线管(户均400米)、100套大便池水箱和软管(每户1套)等用于三改一化治理,目前,群众家里的泥巴院变成了水泥院、悍厕所变也了水冲式、危险线变成了安全线,环境大为改观,大家赞不绝口。在解难帮困上,我们也非常注重一些细节,比如,凡遇到负重的群众,尤其是下雨天,都会主动的去送一送;村里有生病的老人,我们都会去看一看,慰问一下;对一些临时回来的老人,我们会及时组织人员去帮助弄水弄电,解决现实困难。通过这些小事,温暖了群众的心声,拉近了干群之间的距离,增近了相互间的感情。
刹歪风、树正气是做好群从工作有力之举。进村伊始,我们就发现村里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无事生非多、扯皮拉筋多、不思进取多,为此,我们按照一统三治的目标要求,依托燕子镇委的领导,坚持以“法治”为遵循,联系州司法局、镇司法所到村进行法律宣讲,强化大家的法纪意识;坚持用“德治”树新风,利用小组会组织大家学习习主席关于家风、家教、家规的重要论述,组织23名村民代表到周家大院参观见学,先后两次开展“最孝顺子女、最贤慧媳妇、最勤劳家庭”评选活动,弘扬社会新风尚,尤其是国家扶贫日开展的“最美活动”评选,大家热情高涨、态度积极,与以往的不愿参加、不想参加以及无所谓态度形成鲜明对比,其中有一个贫困户钟海云因没有上台领奖感到很不开心,找到我们说:“现在的政策好,我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就要争荣誉了,我希望下次有我上台领奖发言”;坚持用“自治”夯实根基,办起了“三溪村脱贫攻坚报”,把村里的好人好事、典型事例整理成攻坚报,发到群众手中和村群网中,使大家真正了解身边的人、看到家乡的事,激发大家的内生动力。
四、
州委政法委驻三溪村“尖刀班”——以群众满意为根本目标
现在的三溪村,公共设施有人自觉维护,家有困难有人自觉帮助,群众思想觉悟明显提高,争先创优、脱贫光荣、团结和谐的氛围更加浓厚。我们还将继续努力完成州委、州政府赋予的脱贫攻坚任务。
州委政法委驻三溪村“尖刀班”——以群众满意为根本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