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的基本要素包括气温、降水和光照等方面,降水是指空气中的水汽冷却凝结并降落到地表的现象,包括液态降水和固态降水两方面。一个地区每月降水量平均值的总和就是“年降水量”,一个地区多年的年降水量平均起来,就是这个地方的“平均年雨量”,通常“年降水量”反映的是一个地区一年内降水的多少情况,比如我国的平均年降水量约为730毫米。

我国年降水量最多的火烧寮和最少的托克逊_降水量相差一千多倍
我国地处亚欧大陆的东部地区,东临太平洋,在亚欧大陆和太平洋之间形成了显著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从而使得我国东部地区成为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风气候区。我国的降水主要是由东南季风带来的来自太平洋的水汽。所以我国年降水量的总体分布特征为“由东南沿海地区往西北内陆地区递减”。由于,我国国土面积十分辽阔,所以东南季风难以把水汽输送到我国西北内陆地区,使得我国年降水量的地区差异十分显著。我国年降水量最多的火烧寮和最少的托克逊_降水量相差一千多倍
我国地处亚欧大陆的东部地区,东临太平洋,在亚欧大陆和太平洋之间形成了显著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从而使得我国东部地区成为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风气候区。我国的降水主要是由东南季风带来的来自太平洋的水汽。所以我国年降水量的总体分布特征为“由东南沿海地区往西北内陆地区递减”。由于,我国国土面积十分辽阔,所以东南季风难以把水汽输送到我国西北内陆地区,使得我国年降水量的地区差异十分显著。
我国年降水量最多的火烧寮和最少的托克逊_降水量相差一千多倍
我国地处亚欧大陆的东部地区,东临太平洋,在亚欧大陆和太平洋之间形成了显著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从而使得我国东部地区成为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风气候区。我国的降水主要是由东南季风带来的来自太平洋的水汽。所以我国年降水量的总体分布特征为“由东南沿海地区往西北内陆地区递减”。由于,我国国土面积十分辽阔,所以东南季风难以把水汽输送到我国西北内陆地区,使得我国年降水量的地区差异十分显著。

我国年降水量最多的火烧寮和最少的托克逊_降水量相差一千多倍
我国年降水量最多的地方就是位于台湾岛东北部的“火烧寮”,年平均降水量为6557毫米,其中在1912年测得了最高年降水量,达到了惊人的8409毫米,为我国年降水量之冠。台湾岛的西侧,处东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相对偏少,同时由于台湾山脉的存在,也使得台湾海峡以西的福建沿海地区,年降水量相对比周边地区偏少,属于东南季风的“雨影区”。此外,在这一区域中西部的云贵高原地区,特别是云南所在的地区,由于相对内陆,而且地势较高,年降水量相对偏少,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下。我国年降水量最多的火烧寮和最少的托克逊_降水量相差一千多倍
我国年降水量最多的地方就是位于台湾岛东北部的“火烧寮”,年平均降水量为6557毫米,其中在1912年测得了最高年降水量,达到了惊人的8409毫米,为我国年降水量之冠。台湾岛的西侧,处东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相对偏少,同时由于台湾山脉的存在,也使得台湾海峡以西的福建沿海地区,年降水量相对比周边地区偏少,属于东南季风的“雨影区”。此外,在这一区域中西部的云贵高原地区,特别是云南所在的地区,由于相对内陆,而且地势较高,年降水量相对偏少,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下。
我国年降水量最多的火烧寮和最少的托克逊_降水量相差一千多倍
我国年降水量最多的地方就是位于台湾岛东北部的“火烧寮”,年平均降水量为6557毫米,其中在1912年测得了最高年降水量,达到了惊人的8409毫米,为我国年降水量之冠。台湾岛的西侧,处东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相对偏少,同时由于台湾山脉的存在,也使得台湾海峡以西的福建沿海地区,年降水量相对比周边地区偏少,属于东南季风的“雨影区”。此外,在这一区域中西部的云贵高原地区,特别是云南所在的地区,由于相对内陆,而且地势较高,年降水量相对偏少,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下。

我国年降水量最多的火烧寮和最少的托克逊_降水量相差一千多倍
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携带大量水汽,受到喜马拉雅山脉的阻挡而抬升,形成丰富的地形雨。同时西南季风顺着雅鲁藏布江谷地深入青藏高原内陆,使得青藏地区的年降水量也由东南往西北递减。年降水量在200毫米至400毫米之间的“半干旱区”在我国的分布地区较窄,主要的地区包括内蒙古高原东部、黄土高原西部和青藏高原中部,呈东北西南条带状分布。我国的西北地区,主要包括新疆、甘肃、西藏西北部和内蒙古西部等地,年降水量大多都在200毫米以下,属于“干旱区”。我国年降水量最多的火烧寮和最少的托克逊_降水量相差一千多倍
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携带大量水汽,受到喜马拉雅山脉的阻挡而抬升,形成丰富的地形雨。同时西南季风顺着雅鲁藏布江谷地深入青藏高原内陆,使得青藏地区的年降水量也由东南往西北递减。年降水量在200毫米至400毫米之间的“半干旱区”在我国的分布地区较窄,主要的地区包括内蒙古高原东部、黄土高原西部和青藏高原中部,呈东北西南条带状分布。我国的西北地区,主要包括新疆、甘肃、西藏西北部和内蒙古西部等地,年降水量大多都在200毫米以下,属于“干旱区”。
url=0NPahnvcTQ"
我国年降水量最多的火烧寮和最少的托克逊_降水量相差一千多倍
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携带大量水汽,受到喜马拉雅山脉的阻挡而抬升,形成丰富的地形雨。同时西南季风顺着雅鲁藏布江谷地深入青藏高原内陆,使得青藏地区的年降水量也由东南往西北递减。年降水量在200毫米至400毫米之间的“半干旱区”在我国的分布地区较窄,主要的地区包括内蒙古高原东部、黄土高原西部和青藏高原中部,呈东北西南条带状分布。我国的西北地区,主要包括新疆、甘肃、西藏西北部和内蒙古西部等地,年降水量大多都在200毫米以下,属于“干旱区”。

我国年降水量最多的火烧寮和最少的托克逊_降水量相差一千多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