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娱乐

男欢女爱九日:男欢女爱对身体不好……这说法打哪儿来的?

ajiu 坐标: 13507 目录:/nan/

《红楼梦》里,第一个非正常死亡者是贾瑞。读过书的诸位,大概对他的死法印象深刻:贪图王熙凤不得,自己解决,所谓“指头儿告了消乏”;后来看风月宝鉴,一面是骷髅,一面是王熙凤。贾瑞看进去出不来了,死了。——现在想来,这个风月宝鉴像是开了成年人视频的pad,贾瑞就这么端着看,没了。这故事当然极有寓意:红粉骷髅,看了沉迷,人就完蛋;看了畏惧,才是悟了。

《金瓶梅》序里也有类似的说法:读此书者,怜悯了,是菩萨;畏惧了,是君子;欢喜了,是小人;想效法西门庆了,那是禽兽。正文开篇就是:“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愚夫。虽然不见人头落,暗里教君骨髓枯。”从这个角度讲,《红楼梦》和《金瓶梅》都在渲染红粉骷髅,劝诫大家对女色与性生活,别过分积极。本文并不想聊这两本书,只试图讨论下:

这种色欲有害论,怎么来的?上古的人,好像对男女欢好没啥负面意见。毕竟要繁殖嘛。各色上古典籍指导生活,都会提到男女阴阳,说起来很是一本正经。这也不新鲜:古代各族的生殖之神都是女性,许多还有大地母亲这个概念呢。东方不败跟杨莲亭双宿双飞后,跟任我行说自己“勤修内功,数年之后,终于明白了天人化生、万物滋长的要道”。

这段话其实来自《易经》,所谓“男女构精,万物化生。”说明阴阳和合,生生不息,上古就这么认定了。后来越向中古,礼仪典章规程越复杂,也就越不重视女性。于是自命正经的人,就容易觉得,女色是不圣洁的。《太平御览》里有个很好笑的段子:说北海的周泽担当太常,有段时间为了典礼,在独自持斋,生病了;他妻子怜惜他,去探望他;周泽大怒,觉得妻子干扰了圣洁的斋戒,把她送进狱,自己上表谢罪。

当时有段谚语吐槽他:“居世不谐,为太常妻:一岁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斋,一日不斋醉如泥,既作事,复低迷。”《礼记·内则》里还有个说法,认为男人到了五十岁,就不该再跟女人睡觉了,不然身体会变差;但到了七十岁,就该重新跟女人开房睡觉:这样才能补益身体。

男欢女爱九日_男欢女爱对身体不好……这说法打哪儿来的_

男欢女爱九日_男欢女爱对身体不好……这说法打哪儿来的_
这种思想,后来源远流长,逐渐形成了“男人被女人吸了气就会身体差,男人要吸女人的气才能长寿”的扭曲观念。三国时有个名方士叫左慈,一度得过官职,曹植说他通“补导之术”——说白了,房中术。许多房中术修炼者,都相信采阴补阳。大概是,只要跟人睡了,而自己又坚持不泄(这个泄不是错别字),身体就能获得极大的好处。

后来道家著名的《抱朴子》里还指导了:你不懂房中术,吃再多仙丹,也没啥鸟用:

凡服药千种,三牲之养,而不知房中之术,亦无所益也。
懂得诀窍,睡的女人越多越好;不懂诀窍,睡一两个就能弄死你!
大都知其要法,御女多多益善。如不知其道而用之,一两人足以速死耳。

道家对男女关系算是宽和的,犹且如此;那之后,各色乱七八糟的念想就更多了。古代人又从阴阳里面,琢磨出了采补。所以后来鬼狐仙怪的传说里,许多狐仙扮成千娇百媚的人性,就是贪图这一口阳气:哪怕你是穷书生破落户,只要一口阳气在,自有美妖来勾搭你。——很神经病,但这就是古人的想法了。如上文所述,《金瓶梅》和《红楼梦》都强调不可纵欲,不然身体要完蛋。这两本书好在,都还有一种唯物辩证的精神。贾瑞不是单纯死在反复自己解决这事上,还生着病呢;西门庆则是乱吃药乱喝酒,结果完蛋了。

另外两本名著,态度却鲜明得多。《水浒传》里,好汉们视女性为毒蛇猛兽,除了鲁智深是妇女之友,其他好汉跟女性一般没啥好说的。梁山泊里的女性,那就是母夜叉孙二娘、母大虫顾大嫂。其他如潘金莲、潘巧云、白秀英、李瑞兰,那一个个下场堪忧,好汉们都以不沾女色自豪,每日里只顾打熬气力——好像娶了老婆,就不能打熬气力似的。

《西游记》里,蝎子精勾引唐僧时,有一句话特别滑稽:“我的真阳为至宝,怎肯轻与你这粉骷髅”。这话槽点很多,我一直想:三藏的真阳如此珍贵,不肯轻易给蝎子精,那以后要留给谁呢?——但这话也折射出当时的想法:

男欢女爱九日_男欢女爱对身体不好……这说法打哪儿来的_

男欢女爱九日_男欢女爱对身体不好……这说法打哪儿来的_
男性真阳如此珍贵,不能轻易泄露——反过来,试图套取男性真阳的女人,很容易被目为邪恶。如此到近古,民间想法里,就产生了一种奇怪的禁欲主义:这种想法认定,虽然男性可以跟女性欢好,但应该正经地喜欢,养育后代那么喜欢;如果轻易撒播、流连春色,就不是正经男人了,就容易色欲亡身。

更进一步,这种想法也认定:女性都要渴求男性的阳气,所以男性要尤其谨藏阳气,“怎肯轻与你这粉骷髅”。这个观点再一延伸,就会觉得女性特别不利于男性,分分钟要偷男性的阳气,甚至产生一种扭曲的厌女症:所以许多古人,既想睡女性,又看不起女性——细想来,这观念简直神经病。按说这类事情,进入现代社会了,应该也很明白了吧?

余华的小说《在细雨中呼喊》里,有男生交流自行解决,提到一个特别荒诞的观念:“那种东西,在人身上就和暖瓶里的水一样,只有这么多。用得勤快的人到了三十多岁就没了,节省的人到了八十岁还有。”——这段在小说里,是被当做愚昧无知反面教材存在的。但我后来看许多香港报纸杂志,好像许多香港人也相信这个。我看过某本香港周刊,真有个导演接受采访时一本正经说“一滴精,十滴血;一滴血,十碗饭。”

——神经病……当然也因此衍生了许多滑稽的东西。比如,《玉蒲团之玉女心经》结尾,李丽珍赢了舒淇,靠的就是坚持不泄。这方面,金庸先生的态度就很明确,也挺科学。《射雕英雄传》里,梁子翁相信了采补邪术,被洪七公抓住,暴打一顿,拔了头发——痛快。李碧华在她一个短篇小说《潮州巷》里,写过一个很夸张的情节:某霸道的出轨丈夫,因为要自己练功夫,禁止老婆在生理期进自己的练功房;老婆气不过,就把自己的血抹在丈夫练功的器具上,真把老公给害死了。

——我不知道李碧华是真信这个,还是嘲讽男性对女性不洁的偏见。如果是反讽,那这个情节还真挺好笑的。大概,越是传统大男子主义的地方,越容易相信这套吧?

男欢女爱九日_男欢女爱对身体不好……这说法打哪儿来的_

男欢女爱九日_男欢女爱对身体不好……这说法打哪儿来的_
那,本文比较散。如果有什么主题的话,大概就是这样子:许多关于男女关系的民间说法,实属异端邪说,或是以讹传讹。诸如女人克夫、色欲亡身、采阴补阳之类,基本谈不到科学根据。许多所谓传统,最初只是想当然耳,一路编排下来了。

懂得节制是好的;但“真阳至宝”之类,就比较扯淡了。人类历史上,真正因为精尽而人亡的,大概没那么多。大部分栽倒在色欲上的人,害他们的不是美色,而是因为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人是不该学西门庆嗑药疯玩、学贾瑞带病折腾,但只要健康,有合适的对象,就要好好开心嘛——这才是相对端正的态度。“饮食男女,人之大欲,不想也难。”——李安《饮食男女》里,已经嫁了三个女儿的老朱师傅如是说。

人类生理结构,是经历漫长进化成现在这样,以方便与喜爱的伴侣欢乐的。不好好珍惜这个,就是不珍惜人类历史嘛。越是把这种事看成洪水猛兽的,越会显出色厉内荏来——而且从历史上来看,越把这件事搞得很复杂的,内心其实越猥琐。毕竟,与心悦的对象欢好情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了——简直没有之一嘛!

男欢女爱九日_男欢女爱对身体不好……这说法打哪儿来的_
男欢女爱九日_男欢女爱对身体不好……这说法打哪儿来的_
男欢女爱九日_男欢女爱对身体不好……这说法打哪儿来的_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