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先,蒙古之所以不学习汉族文化,源于自身有底气,大多数统治中原的少数民族政权的文化比较落后,他们需要通过汉化来稳固自己的统治。而元朝却是个例外,元朝建立时不像其他少数民族那样实行汉化政策,而且并不像其他少数民族一样对中原汉族文化怀有崇拜之情。在进行扩张时,首先征服的是西方国家,接触过伊斯兰教等诸多西方宗教,接触了很多先进文化、学习面很广,蒙古的统治者认为没有必要进行汉化。
一、

三、
六、九等,汉民族地位最低,重要的官员只能由蒙古贵族担任,汉族最多担任副职,禁止蒙古族人与汉人通婚。因为蒙古族文化低,汉族文化底蕴浓厚,担心汉族反抗,便打压士人地位,一百多年的元朝只举办了三次科举。还增加苛捐杂税,压迫农民,对中原实行高压统治。
由此可见,蒙古族人对汉民族的歧视有多深,这样的态度,怎么可能还会主动学习其他文化,蒙古文化与中华文化联系就很少了。
二、其次是清朝建立以后,担心骁勇善战的蒙古族人联合汉人对抗清朝,便禁止蒙古族人与汉人接触,禁止将汉民族先进的文化传入蒙古。因此蒙古都一直没有办法与汉民族文化进行正常的交流。到了清朝末年,清朝国力衰微,沙俄入侵,侵犯中国领土,蒙古就沦落到沙俄的手中。
沙俄为了对蒙古实行绝对的控制,便对蒙古实行俄化,彻底清除汉文化对他的影响,有些会汉语的人也逐渐忘记了。随着沙俄对蒙古的控制进一步加强,外蒙古逐渐脱离了我国的控制。

蒙古语本身不是来源于中国的汉字,而是由回鹘字母改造的,用回鹘文制造了用于拼写蒙古语的老蒙文,这也是现在内蒙古的蒙古族使用的文字,而蒙古国使用的是俄罗斯的西里尔字母。中国的汉字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有着自己完整的体系,而蒙古族在宋朝之前一直都没有属于自己本民族的文字,他要学习汉字需要很长的时间,汉字与蒙语又有很多区别,改造难度较大。
而蒙古族为了加强统治,要求制造文字的时间必须要短,而让蒙古族人改变自己的习惯,学习复杂的汉文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所需时间很长,这几乎是件不可能的事,因此从另一个层面来说由于文字体系的不同,导致蒙古国对中国有一定的距离感。三、还有一个原因,蒙古族属于游牧文明,中华文化属于农耕文明农耕文明比游牧文明要先进,但农耕文明并不适合游牧民族,蒙古族所处的地区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无法进行大规模的耕种,只能发展游牧业,需要经常迁移,稳定性差。
三、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