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印纷争升温,对中印边界争议的信息,如东线的藏南地区,如西线的阿克赛钦,中印中段的争议区,全部位于阿里地区扎达县。“扎达”藏语中意思是“下游有草的地方”,县政府驻托林镇。300年前一夜之间在历史上消失的神秘的古格王朝就属于这里,古格王朝的前身可以上溯到象雄国,王朝的建立大概从9世纪开始,9世纪中叶吐蕃王朝崩溃后,末代赞普朗达玛之孙古德尼玛衮避居西部,逐渐确立起了对阿里地区的统治。
近期中印纷争升温,对中印边界争议的信息,如东线的藏南地区,如西线的阿克赛钦,中印中段的争议区,全部位于阿里地区扎达县。“扎达”藏语中意思是“下游有草的地方”,县政府驻托林镇。300年前一夜之间在历史上消失的神秘的古格王朝就属于这里,古格王朝的前身可以上溯到象雄国,王朝的建立大概从9世纪开始,9世纪中叶吐蕃王朝崩溃后,末代赞普朗达玛之孙古德尼玛衮避居西部,逐渐确立起了对阿里地区的统治。
古格王朝后来其将国土分封给三个儿子,长子日巴衮占据磨域,以今克什米尔的列城为中心,后成为拉达克之首领;次子扎西德衮占据普兰,以今西藏普兰县为中心,成为当地的首领;三子德祖衮占据扎布让,继承其父的事业,以今西藏札达县为中心,成为古格之首领,是为古格王朝。
近期中印纷争升温,对中印边界争议的信息,如东线的藏南地区,如西线的阿克赛钦,中印中段的争议区,全部位于阿里地区扎达县。“扎达”藏语中意思是“下游有草的地方”,县政府驻托林镇。300年前一夜之间在历史上消失的神秘的古格王朝就属于这里,古格王朝的前身可以上溯到象雄国,王朝的建立大概从9世纪开始,9世纪中叶吐蕃王朝崩溃后,末代赞普朗达玛之孙古德尼玛衮避居西部,逐渐确立起了对阿里地区的统治。
古格王朝后来其将国土分封给三个儿子,长子日巴衮占据磨域,以今克什米尔的列城为中心,后成为拉达克之首领;次子扎西德衮占据普兰,以今西藏普兰县为中心,成为当地的首领;三子德祖衮占据扎布让,继承其父的事业,以今西藏札达县为中心,成为古格之首领,是为古格王朝。
中段印占的4个争议地区中印有争议的边界全长约1700公里,分西、中、东三段 ,西段长600公里,中段长450公里,东段长650公里 。近期中印纷争升温,对中印边界争议的信息,如东线的藏南地区,如西线的阿克赛钦,中印中段的争议区,全部位于阿里地区扎达县。“扎达”藏语中意思是“下游有草的地方”,县政府驻托林镇。300年前一夜之间在历史上消失的神秘的古格王朝就属于这里,古格王朝的前身可以上溯到象雄国,王朝的建立大概从9世纪开始,9世纪中叶吐蕃王朝崩溃后,末代赞普朗达玛之孙古德尼玛衮避居西部,逐渐确立起了对阿里地区的统治。
古格王朝后来其将国土分封给三个儿子,长子日巴衮占据磨域,以今克什米尔的列城为中心,后成为拉达克之首领;次子扎西德衮占据普兰,以今西藏普兰县为中心,成为当地的首领;三子德祖衮占据扎布让,继承其父的事业,以今西藏札达县为中心,成为古格之首领,是为古格王朝。
中段印占的4个争议地区中印有争议的边界全长约1700公里,分西、中、东三段 ,西段长600公里,中段长450公里,东段长650公里 。扎达县地图西藏阿里地区扎达县地图(红圈内所示,就是被印度侵占的4块争议区)
中印边界中段_300年前神秘消失的古格王朝驻地西藏札达县
东段中印东段边界问题源自英治印度时期。1914年,西姆拉会议上英国和西藏地方政府,双方同意划定“麦克马洪线”将喜马拉雅山麓以南地区划入印度,但当时的中华民国政府拒绝承认。这个地域,中方称之为藏南。
中印边界中段_300年前神秘消失的古格王朝驻地西藏札达县
东段中印东段边界问题源自英治印度时期。1914年,西姆拉会议上英国和西藏地方政府,双方同意划定“麦克马洪线”将喜马拉雅山麓以南地区划入印度,但当时的中华民国政府拒绝承认。这个地域,中方称之为藏南。麦克马洪线西段
中国实际控制位于克什米尔以东的面积为3.3万平方公里的阿克赛钦地区(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察县),印度控制巴里加斯的部分地区约450平方公里。另外,根据196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巴基斯坦二国政府达成的《中巴关于中国新疆和由巴实际控制其防务的各个地区相接壤的边界的协定》,巴方承认在中方划归新疆、巴方划归北部地区部分区域(喀喇昆仑走廊)属于中国。
3.
中印边界中段_300年前神秘消失的古格王朝驻地西藏札达县
目前印度对这两片中国控制的地区声称拥有主权,但中国政府声称对西段不存在领土争端。
中印边界中段_300年前神秘消失的古格王朝驻地西藏札达县
目前印度对这两片中国控制的地区声称拥有主权,但中国政府声称对西段不存在领土争端。中印西段争议地区现状中段
中印中段的争议区,全部位于阿里地区扎达县。“扎达”藏语中意思是“下游有草的地方”,县政府驻托林镇。在中段,印度实际控制巨哇,曲惹地区,什布奇山口以西地区,桑、葱莎、波林三多地区,乌热、然冲、拉不底(即香扎、拉不底)地区,共约2000余平方公里的领土。1、巨哇、曲惹地区。面积332平方公里。位于札达县楚鲁松杰乡以西南。1954年,印度官方地图标为已定界,将该地区划入印度,形成争议。1958年6月2日,印军进入巨哇、曲惹,并在曲惹修房设卡,从此控制该区。
1、
中印边界中段_300年前神秘消失的古格王朝驻地西藏札达县
中印边界中段_300年前神秘消失的古格王朝驻地西藏札达县
巨哇、曲惹地区和什布奇山口地区2、什布奇山口地区。属札达县底雅乡什布奇村。争议地区共35平方公里,位于什布奇山口以西至活不桑河。1958年4月,印度控制该地。
2、http://ib11.go2yd.com/image.php?
url=0Pnuvo5O5R"
中印边界中段_300年前神秘消失的古格王朝驻地西藏札达县
巨哇、曲惹地区和什布奇山口地区2、什布奇山口地区。属札达县底雅乡什布奇村。争议地区共35平方公里,位于什布奇山口以西至活不桑河。1958年4月,印度控制该地。
2、 layout="responsive" width="464" height="311">什布奇山口从印度一侧看什布奇山口附近风光:什布奇山口-司丕提(Spiti)3、桑、葱莎、波林三多地区。位于札达县城西偏南。该地区面积1451平方公里。1954年印度控制该地。3、http://ib11.go2yd.com/image.php?
url=0Pnuvob7ct"
中印边界中段_300年前神秘消失的古格王朝驻地西藏札达县
巨哇、曲惹地区和什布奇山口地区2、什布奇山口地区。属札达县底雅乡什布奇村。争议地区共35平方公里,位于什布奇山口以西至活不桑河。1958年4月,印度控制该地。
2、 layout="responsive" width="464" height="311">什布奇山口从印度一侧看什布奇山口附近风光:什布奇山口-司丕提(Spiti)3、桑、葱莎、波林三多地区。位于札达县城西偏南。该地区面积1451平方公里。1954年印度控制该地。3、 layout="responsive" width="559" height="346">印占桑、葱莎、波林山多地区4、乌热、然冲、拉不底地区。属于札达县达巴乡。本地区总面积855平方公里。印度1956年6月度控制乌热。7月,控制香扎、拉不底。
4、http://ib11.go2yd.com/image.php?
url=0PnuvoWGnl"
中印边界中段_300年前神秘消失的古格王朝驻地西藏札达县
巨哇、曲惹地区和什布奇山口地区2、什布奇山口地区。属札达县底雅乡什布奇村。争议地区共35平方公里,位于什布奇山口以西至活不桑河。1958年4月,印度控制该地。
2、 layout="responsive" width="464" height="311">什布奇山口从印度一侧看什布奇山口附近风光:什布奇山口-司丕提(Spiti)3、桑、葱莎、波林三多地区。位于札达县城西偏南。该地区面积1451平方公里。1954年印度控制该地。3、 layout="responsive" width="559" height="346">印占桑、葱莎、波林山多地区4、乌热、然冲、拉不底地区。属于札达县达巴乡。本地区总面积855平方公里。印度1956年6月度控制乌热。7月,控制香扎、拉不底。
4、 layout="responsive" width="575" height="462">印占被印度侵占的然冲、乌热、拉不底、香扎地区(印度叫做巴拉霍提,Bara Hoti)
中印边界中段_300年前神秘消失的古格王朝驻地西藏札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