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娱乐

浙江缙云:浙江缙云:创新“政策产业帮扶”模式跑出农民增收加速度

liqiushui 坐标: 12826 目录:/zhe/

近年来,缙云县坚持农民增收把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力打造“政策+产业+帮扶”助农增收新模式,跑出农民增收加速度,推动乡村振兴战略高质量落地。

2016年至2018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6130元攀升至19571元,增速从
9.2%提高到
10.5%,高出全省平均水平
1.1个百分点,居全市首位、全省第一。 2018年7月,缙云烧饼、缙云爽面、五彩农业等“乡愁产业”富民惠民的经验做法,得到省委车俊书记和袁家军省长的批示肯定。2019年2月2日,“政策+产业+帮扶”助农增收模式获得市委李锋副书记批示肯定。


一、坚持“政策推动”,搭建助农惠农“大平台”。
打开“专项政策”窗口。实施《关于促进农民增收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以黄茶为主导的茶产业发展若干意见(试行)等17个农民增收政策的通知》及《缙云县“草根创业”专项行动方案(2016-2020年)》等系列政策,每年安排农民增收专项资金8100万元,对黄茶、水果、电商等17个产业和项目实行精准扶持,确保让农民从政策、资金、技术各方面得到实实在在的帮助。

缙云黄茶
加强“两山资金”保障。创新实行联席会议、项目管理、绩效评估等“两山”工作推进制度,发挥政府投入在“两山(一类)”建设财政专项激励政策开发中的主体引导作用,统筹高效用好特扶资金和资源,其中用于“21305扶贫”支出科目的比例在50%以上,超过7500万元,做到“资金随项目走、按进度拨付”,确保资金用在“刀刃上”、体现到助农增收成效上。

美丽风景线缙云括苍新韵线
美丽风景线-缙云南乡风情线

浙江缙云_浙江缙云_创新“政策产业帮扶”模式跑出农民增收加速度

浙江缙云_浙江缙云_创新“政策产业帮扶”模式跑出农民增收加速度
实施“普惠金融”行动。围绕解决农村融资难问题,开展“深化农村普惠金融助推乡村振兴行动”,推广土地流转盘活农村资源,依托乡愁富民产业贷授信额度20亿元,借助消薄强村基金用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免息贷款额度5000万元,并对低收入农户实行零门槛产业扶持,由财政补贴种籽、种苗、种畜等启动资金,由驻村干部做好“产供销”一条龙服务,确保农民增收可持续性。

保险扶贫、普惠金融

二、坚持“产业拉动”,铺就美丽乡愁“富民路”。

缙云县乡愁富民之道获省委车俊书记、袁家军省长批示肯定,县委李一波书记在全省农业“两区”建设暨产业发展大会上作典型发言。
开辟“山居增收路”。累计投入资金6000万元支持民宿和农家乐发展,抓好创意特色伴手礼开发、乡土管家培训等工作,引导“缙云黄茶”“缙云茭白”“缙云爽面”等生态精品农产品进入乡墅民宿和A级景区(村),打造“线上推广+线下体验”双线营销模式,帮助农民创业创收。如,仙都景区所在的鼎湖村累计开出100多家民宿,打造“轩辕民宿部落”,村民人均增收21400多元。2018年全县接待游客450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
7.45亿元,其中99%都是本地居民创业。
缙云乡墅

打造“舌尖增收路”。做深“乡愁文化+特色产业”融合文章,推进缙云特色小吃产业链发展,努力把特色美食做成特色富民产业,2018年被授予全省首批“浙江小吃之乡”称号。该县连续五年举办缙云烧饼节,缙云烧饼品牌建设项目被评为“浙江省民生获得感示范工程”,累计培训烧饼师傅一万多名,在全国开出缙云烧饼示范店485家,成功进军加拿大、澳大利亚等8个国家,实现年产值18亿元;累计培训爽面师傅1000多名,建成当地特有爽面原材料小麦示范基地7200多亩,缙云爽面荣登2018“浙江十大农家特色小吃”榜眼,并获评2018浙江农业博览会金奖,2018年实现年产值
1.62亿元,同比增长
28.6%;茭白种植面积
6.5万亩,约占全国8%,产量
10.7万吨,亩均收益达8000元,成功创建全市唯一一条省级全产业链和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并“远嫁”四川省南江县成为扶贫明星,带动全产业链产值
12.5亿元,发展模式获彭佳学副省长批示肯定。

缙云黄茶
缙云茭白

浙江缙云_浙江缙云_创新“政策产业帮扶”模式跑出农民增收加速度

浙江缙云_浙江缙云_创新“政策产业帮扶”模式跑出农民增收加速度
缙云爽面
缙云烧饼

缙云县大洋镇获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大洋茭海入选全省最美田园百例
探索“云上增收路”。投入2000万元扶持资金吸引青年回乡创业,采取“淘宝村孵化+产业园区集聚”模式,大力培育农村创业主体,探索出一条农村电商富民之路。目前,全县拥有活跃零售网店数2345家,从业人员近2万人,拥有12个电商村和1个电商镇,数量超全市1/3,获评全国电子商务百佳县。北山狼户外用品的吕振鸿、墨颜文具的朱凯、顺联动力的郭鸿安入选首批“2018中国农村电商致富带头人”,数量居全市第一。2018年,农村电商销售额达
40.8亿元,同比增长
29.7%。
缙云电商“化茧成蝶”正此时


三、坚持“帮扶带动”,培育强村富农“动力源”。

“光伏工程”消薄强村。把光伏新能源发展与壮大村集体经济工作相结合,采取“政府出资49%+企业投资51%”的方式筹措资金
3.02亿元,建设县级统筹的大型光伏地面电站和公建屋顶电站,于2018年6月29日率先在全市实现并网发电,预计年产生经济效益3500万元。2018年,全县253个行政村的村集体经济总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249个,荣获全市2018年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抽查评价工作优秀等次。

缙云“光伏小康工程”率先在丽水市实现并网发电

浙江缙云_浙江缙云_创新“政策产业帮扶”模式跑出农民增收加速度

浙江缙云_浙江缙云_创新“政策产业帮扶”模式跑出农民增收加速度
“异地搬迁”下山致富。将安置小区项目列入重点工程,在政策上给予倾斜、指标上给予优惠、程序上给予简化,并对规费、税收等政府性收费项目给予减免或返还;同时创新推行“建+”模式,将安置小区纳入当地社区管理,并落实就业培训等配套服务,带动搬迁群众增收致富。目前,全县累计完成异地搬迁6811户18301人,建成安置小区(点)9个,集中安置1504户3904人,2018年仅舒洪安置小区就完成房屋申购安置860户,实现农民异地搬迁1327人。

缙云县异地转移舒洪安置小区抽签分房仪式
“素质提升”造血强农。以增强低收入农户自我发展能力为目标,推进农民培训项目实用化、培训效果精准化建设,成功打响“缙云烧饼师傅”“缙云爽面师傅”“缙云茭白师傅”等一批实用技能培训品牌,连续四年荣获省“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考核优秀等次。2018年,完成农民培训7225人,其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1500人,6名“新农人”上榜丽水高级“农三师”,农民创新创业和务工就业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缙云烧饼
(稿件来源:缙云县农业农村局 作者:丁博杰 责任编辑:邱一文)

浙江缙云_浙江缙云_创新“政策产业帮扶”模式跑出农民增收加速度
浙江缙云_浙江缙云_创新“政策产业帮扶”模式跑出农民增收加速度
浙江缙云_浙江缙云_创新“政策产业帮扶”模式跑出农民增收加速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