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河"——汩罗江 国庆节在家休息,傍晚在平江县城汩罗江沿江风光带散步,突然心血来潮,想写一写家乡这眼前的汩罗江!并不是为了炫耀,也不是为了搏人眼球,只是凭着心底那一份对诗词和家乡的热爱,不是有句名言说得好吗:“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中国诗河—汩罗江”这个题材很大,我觉得可能不是我这个凡夫俗子能掌控得了的,但我还是觉得有必要好好写一写,不足缪误之处,还请见谅!

因平江古名昌江县,属古岳州今岳阳市管辖,境内有天岳幕阜山,所以清平江知县俞凤翰曾曰“岳州本由天岳置,平江或因屈平名”,在今平江县城还留存有屈子庙、屈家巷等纪念屈原的地名,伍市镇白杨村著名的“九龙舞”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屈原后裔,中国诗歌春晚总导演屈金星曾亲临小田杜甫墓祠,拜祭扫墓。
1.

水与汨罗接,天心深有存。远移工部死,来伴大夫魂。流落同千古,风骚共一源。江山不受吊,寒日下西原。我认为这是对屈原和杜甫这两位中国古代文学精神领袖的最真实,而又最有深意的概括与写照!可能是天意,也可能是汩罗江水向西流的倔强性格,与屈原的“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与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彼此相投,更可能是汩罗江那清澈见底的水才配得上如此高洁的灵魂!汩罗江有幸成为称之为伟大的两位世界文化名人,中国最早的第一位伟大爱国主义诗人“诗祖”屈原和另一位伟大爱国主义诗人“诗圣”杜甫灵魂与精神永远的归宿。

韩愈《湘中》猿愁鱼踊水翻波,自古流传是汩罗;萍藻满盘无处奠,空闻渔父叩舷歌。柳宗元《汩罗遇风》南来不作楚臣悲,重入修门自有期;为报春风汩罗道,莫将波浪枉明时。李德裕《汩罗》远谪南方一病身,停舟暂吊汩罗人。都缘靳尚图专国,岂是怀王厌直臣?万里碧潭秋景静,四时愁色野花新;不劳渔父重相问,自有招魂拭泪巾。平江张岳龄《无名》
汩罗寒水古今流,几叠青山卷里收;柳岸无烟迟系马,石洪有路溜归舟。骚人去后余兰芷,海客归来狎鹭鸥;老我落星滩上过,郁葱佳气自千秋。因着这样的历史渊源,和着诗圣先贤们后裔的血脉,现代汩罗江畔平江县文艺界又涌现了一大批文人墨客:如中华诗词学会名誉主席李锐、中央美术学院著名教授周令钊、原中国引进报总编吴午如、原湖南省文联副主席彭见明,曾获宋庆龄、冰心儿童文学奖的吴牧铃等。文学艺术创作出现了复兴的局面,天岳诗社、长寿诗书画协会、安定铁瓶诗社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目前平江县已被中华诗词学会授予“中华诗词之乡”称号。

“蓝墨水的上游是汩罗江!”这是对“中国诗河”的最好总结!他认为汩罗江是一切作家的蓝墨水,不论你现在用什么,用电脑,用网络,总之汩罗江是一个上游,是一个来源,都可以在里面吸取养分!站在汩罗江边,思绪万千!最后就以余光中老先生的诗歌《汨罗江神》献给中国诗河—汩罗江吧!烈士的终站就是诗人的起点?昔日你问天,今日我问河,
而河不答,只悲风吹来水面,悠悠西去依然是汨罗。所有的河水,滔滔,都向东 ,你的清波却反向而行!举世皆合流,唯你患了洁癖;众人皆酣睡,唯你独醒。逆风而飞是高昂的令旗,逆流而泳是矫健的龙舟!急鼓齐催,千桨竞发,两千年后,你仍然待救吗? 不,你已成江神,不再是水鬼,待救的是岸上沦落的我们!百舸争渡,追踪你的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