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铮铮铁骨战沙场,器宇轩昂斗志扬,保家卫国好榜样,不管大漠与边疆,争当英雄好儿郎,为国奉献好荣光。”在郭小俊穿上那一身戎装之时,为国挥洒热血就成了他心中的使命,在此之下,天赋与坚毅成就了郭小俊,让他成为了一名铁骨铮铮,真材实料的中国军人。

1995年,郭小俊十六岁。这一年,郭小俊被中国某军区特种部队选中,郭小兵由此从崇山少林之子变为绿营之子。郭小俊其实已习武十年之久,无论是身体素质或是身体协调性都已非常了得,在部队里经过一段时间的格斗训练后,很快便在部队中脱颖而出,并逐渐有了军中“功夫之王”的称号。

在特种兵部队的第十年,郭小俊被委派到马其顿国教授格斗技巧。郭小俊接到任务之时,完全未意识到自己正在创造中国军队的新历史——当时中国尚未有特种兵进入欧洲,郭小俊是第一位。在他人眼中,这自然是一份至高的荣誉,但对郭小俊而言更是一个沉甸甸的任务,他自知绝不可敷衍了事,因为他代表了中国军人的形象。况且当时的马其顿共和国刚成立未久,正是动荡之时,此时前去意味着必须要克服生活的种种困难,还要担心自己的人身安全。
但既收到军令,无论前方何其险阻,亦要义无反顾,郭小俊收到任务后不久便收拾了行囊前往马其顿,准备迎接那里的挑战。

为了证明自己,郭小俊直接采用了面对面切磋的方式。郭小俊让不服气的马其顿军人出来与他单挑,以此证明双方水平高低。最终,郭小俊凭借多年的习武经验打败了众多马其顿军人,其中使用的中国功夫技法也让马其顿军人感到新奇而佩服。如此一来,马其顿军人再不敢轻视郭小俊,郭小俊的教授终于得以步入正轨。

但郭小俊也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当时马其顿因战争之故,国土上空残留了不少有害的带辐射性的物质,郭小俊初来乍到便染上了皮肤病,尽管当地医生多次为其诊治,郭小俊的皮肤病仍然无法痊愈。除此之外,在马其顿高强度的教学指导工作也让郭小俊早年因习武留下的旧疾复发,郭小俊常常要忍着身体的不适为马其顿军人训练。最终,马其顿军人的成绩也让郭小俊感到所有付出都未白费。在郭小俊的悉心指导下,马其顿军人的面貌焕然一新。在马其顿领导人专门举办的“中国功夫表演”上,马其顿军人的表现惊艳了在场的所有人,郭小俊也因此而名声大振。

郭小俊在马其顿期间,世界各大主流媒体都对中国军人的技艺及精神敬佩不已,《纽约时报》、《卫报》、《时代周刊》等106家知名媒体都对其事迹作了报道。郭小俊的名字也开始被越来越多的国家熟知,曾有一位在马其顿开展外交工作的联合国官员特意联系郭小俊并重金宴请,希望郭小俊可以为联合国领导人做保镖,薪酬非常可观。但郭小俊未加考虑便直接拒绝了该官员,在感谢对方的欣赏与好意后,他不卑不亢地表示他是一位中国军人,他的事业在中国,这一生也只会为中国效劳。

早些年在中国大陆大火的电视剧《中国特种兵》中的“狗头老高”角色就是参照了郭小俊的经历。《中国特种兵》的原著小说《最后一颗子弹留给我》的作者在郭小俊的事迹中选取了一部分用在了“狗头老高”的角色身上。郭小俊的成就虽与其异于常人的天赋有关,但更多的还是得益于他自身的坚毅与愿为国贡献的品性。他不仅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特种兵的风采,也展现了中国军人的形象,是中国军队历史上的一神奇人物。他身上的品质不仅是所有中国军人的榜样,也是所有中国人应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