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娱乐

嵩山少林精武院

645 坐标: 21817 目录:/song/

“铮铮铁骨战沙场,器宇轩昂斗志扬,保家卫国好榜样,不管大漠与边疆,争当英雄好儿郎,为国奉献好荣光。”在郭小俊穿上那一身戎装之时,为国挥洒热血就成了他心中的使命,在此之下,天赋与坚毅成就了郭小俊,让他成为了一名铁骨铮铮,真材实料的中国军人。

嵩山少林精武院

崇山少林之子郭小俊出生于1979年,幼时顽皮好动,闯下过不少祸。为了修炼郭小俊的性同时也为了强健身体,在郭小俊六岁那年他的父母便将他送往了崇山少林寺练习武术。在少林寺习武期间,郭小俊就因天赋异禀被少林寺师父重点培养。在少林寺习武多年,郭小俊的身体素质过人,武艺也愈加炉火纯青。最终,凭借一身精湛武艺与身上的硬汉气质,郭小俊引起了国内很多部队的注意。

1995年,郭小俊十六岁。这一年,郭小俊被中国某军区特种部队选中,郭小兵由此从崇山少林之子变为绿营之子。郭小俊其实已习武十年之久,无论是身体素质或是身体协调性都已非常了得,在部队里经过一段时间的格斗训练后,很快便在部队中脱颖而出,并逐渐有了军中“功夫之王”的称号。

嵩山少林精武院

因为才能过人,郭小俊年纪轻轻便开始担任军中各部队的格斗教官,为许多年纪比他大许多的战友教授格斗技巧。因性情正直,为人谦逊,加之其本领非凡,军营中的战友对郭小俊都非常信服。几年间,郭小俊在军营中的指导成绩也让部队领导满意,郭小俊也因此而得到了部队领导的重用。当时,郭小俊在部队已是风云人物,是军兵眼中的标杆人物,是上头领导眼中的宝贵人才。

在特种兵部队的第十年,郭小俊被委派到马其顿国教授格斗技巧。郭小俊接到任务之时,完全未意识到自己正在创造中国军队的新历史——当时中国尚未有特种兵进入欧洲,郭小俊是第一位。在他人眼中,这自然是一份至高的荣誉,但对郭小俊而言更是一个沉甸甸的任务,他自知绝不可敷衍了事,因为他代表了中国军人的形象。况且当时的马其顿共和国刚成立未久,正是动荡之时,此时前去意味着必须要克服生活的种种困难,还要担心自己的人身安全。

但既收到军令,无论前方何其险阻,亦要义无反顾,郭小俊收到任务后不久便收拾了行囊前往马其顿,准备迎接那里的挑战。

嵩山少林精武院

马其顿国的威武教官来到马其顿之前,郭小俊就已考虑到一个问题:自己是练习中国传统武术出身,很多格斗技巧也是与中国功夫有着融会贯通之处。这以上的一切对于身处欧洲的马其顿军人而言都是全新的,如何让他们接受自己的格斗技巧必然会成为一个问题。但郭小俊没有想到的是,在这一问题之前,他先面临的是马其顿军人的不信任与挑衅。马其顿军人一开始面对身高仅一米七出头的郭小俊非常不屑,身高普遍一米八以上的他们并不相信这位矮小的中国军人有能力为他们教授格斗技巧,在训练过程中他们常不听指挥,这让郭小俊非常恼火。

为了证明自己,郭小俊直接采用了面对面切磋的方式。郭小俊让不服气的马其顿军人出来与他单挑,以此证明双方水平高低。最终,郭小俊凭借多年的习武经验打败了众多马其顿军人,其中使用的中国功夫技法也让马其顿军人感到新奇而佩服。如此一来,马其顿军人再不敢轻视郭小俊,郭小俊的教授终于得以步入正轨。

嵩山少林精武院

由于马其顿军人与中国人体型特点与身体素质都不尽相同,因此在传授格斗技巧时也不能照搬国内那一套模式。为了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郭小俊事无巨细地了解了马其顿军人的身体特点与格斗习惯,再在其基础上为他们量身定制一套教学方式。在郭小俊的耐心指导与管教下,很多马其顿军人的格斗技巧都有了质的飞跃,同时军队作风也有了很大转变,不再像从前一般无视军规,自由散漫。甚至随着时间的增长,越来越多的马其顿军人对中国功夫心生向往与敬佩,郭小俊在他们眼中更是成为了一个如超人一般的存在。

但郭小俊也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当时马其顿因战争之故,国土上空残留了不少有害的带辐射性的物质,郭小俊初来乍到便染上了皮肤病,尽管当地医生多次为其诊治,郭小俊的皮肤病仍然无法痊愈。除此之外,在马其顿高强度的教学指导工作也让郭小俊早年因习武留下的旧疾复发,郭小俊常常要忍着身体的不适为马其顿军人训练。最终,马其顿军人的成绩也让郭小俊感到所有付出都未白费。在郭小俊的悉心指导下,马其顿军人的面貌焕然一新。在马其顿领导人专门举办的“中国功夫表演”上,马其顿军人的表现惊艳了在场的所有人,郭小俊也因此而名声大振。

嵩山少林精武院

只愿为中国效劳教学圆满结束当日,郭小俊如往日一样仔细地叠好了被子,摆好了个人物品,他的房间里一切都井井有条。马其顿军人后来还将郭小俊的房间保留下来,作为军队内务整理的标准范式。郭小俊的到来让马其顿军队有了全新的面貌,军队实力也有所增强。马其顿的国家领导人为了感谢郭小俊为他们做的一切,专门为郭小俊制作了国家历史上的第一枚军功勋章。

郭小俊在马其顿期间,世界各大主流媒体都对中国军人的技艺及精神敬佩不已,《纽约时报》、《卫报》、《时代周刊》等106家知名媒体都对其事迹作了报道。郭小俊的名字也开始被越来越多的国家熟知,曾有一位在马其顿开展外交工作的联合国官员特意联系郭小俊并重金宴请,希望郭小俊可以为联合国领导人做保镖,薪酬非常可观。但郭小俊未加考虑便直接拒绝了该官员,在感谢对方的欣赏与好意后,他不卑不亢地表示他是一位中国军人,他的事业在中国,这一生也只会为中国效劳。

嵩山少林精武院

郭小俊的这一回答非但没有让该联合国官员感到不快,反而更加钦佩其气节,当时在场的所有人无一不对郭小俊肃然起敬。郭小俊一共创造了三个第一:第一位被派往欧洲的军事专家,第一位前往欧洲执教的特种兵教官,第一位进入欧洲的中国特种兵。郭小俊在马其顿的事迹让郭小俊风光无两,外界的赞美之声也随之而来。但郭小俊并未因铺天盖地的鲜花与掌声而迷失自我,始终秉持自律之道,对待自己的成绩不骄不躁,态度淡然平常。

早些年在中国大陆大火的电视剧《中国特种兵》中的“狗头老高”角色就是参照了郭小俊的经历。《中国特种兵》的原著小说《最后一颗子弹留给我》的作者在郭小俊的事迹中选取了一部分用在了“狗头老高”的角色身上。郭小俊的成就虽与其异于常人的天赋有关,但更多的还是得益于他自身的坚毅与愿为国贡献的品性。他不仅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特种兵的风采,也展现了中国军人的形象,是中国军队历史上的一神奇人物。他身上的品质不仅是所有中国军人的榜样,也是所有中国人应学习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