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香楠政治是一门高风险行业,即使权力在握,政敌暗杀的危险亦如影随形。一声代表民意的不平之鸣,对另一个派系而言却可能是不得不拔的肉中刺。1963年11月22日12点30分,美国第35任总统约翰·肯尼迪在得克萨斯州达拉斯遇刺身亡。

他也不是最年经的总统,在他之前,还有继任麦金利总统的老罗斯福,比他就任时更年轻了一岁,但约翰·肯尼迪,却是美国史上最英年早逝的总统。他的死亡除了引起举世震惊哀悼,也投下了长长的阴影,各式各样的阴谋论便在其中孳生。总统死亡的那一刻有说法指出肯尼迪之死与国家生化研究或太空计划的机密有关,也出现追查主嫌与黑手、KGB或卡斯特罗关联的研究、更有人斩钉截铁表示这是与肯尼迪关系不睦的CIA与FBI暗杀元首的事件,甚至还荒谬地发表第一夫人杰奎琳才是真正凶手的无稽之谈。
由于线索混乱,猜测众多,再加上肯尼迪家族发生了一连串死于非命的悲剧,更让人好奇这起刺杀案的真相为何。这一切的谜团,要从肯尼迪出访得州开始说起。在1963年的11月21日,身为自由派代表的民主总统,为了纾缓与得州出身的副总统简森的紧张关系,也期望能打入得州这个极右派大本营,肯尼迪总统伉俪开始了为期三天的访问行程。
在紧凑的行程安排之下,他们当日参观了圣安东尼奥的美国太空医学研究中心、休斯顿的众议员晚宴,最后又飞往沃斯堡下榻。这一路都有副总统林登·简森作陪。隔日,肯尼迪总统于沃斯堡的大雨中对民主支持者发表演说,随即与得州州长约翰·康纳利夫妇一同飞往他生命的终点站——达拉斯。达拉斯的阳光欢迎着他们一行人,美丽的第一夫人杰奎琳手捧玫瑰出现在机舱口,受到了达拉斯民众热烈的欢迎。
延续着高昂愉悦的情绪,总统与州长夫妇登上了林肯牌的敞篷轿车,其后跟随着安保特勤人员与副总统夫妇的座车,并有重机随扈。

在右手边的第一夫人杰奎琳凑近关心,随即第二发、第三发子弹正中肯尼迪的头骨,鲜血与脑浆迸发而出,肯尼迪朝后倒下,杰奎琳惊慌逃爬上车盖,对后方随扈呼喊:“天啊!他们击中了他的头!”击案发生之后,座车紧急开往派克兰纪念医院,然而,由于头部的致命伤,急救人员对挽救他的性命无法保持任何希望,最终仍是回天乏术,并于击案发生后半小时宣告死亡。
谁杀了肯尼迪?这样一件大案,想来必有缜密计划,多人共谋,然而孤独的刺客很快就被抓到了。一个小时后,警方根据目击证人的供词逮捕了李·哈维·奥斯华。推测他以点六五卡尔卡诺的M91/38手动步行刺,并在逃走时将支遗留在犯案的教科书大楼六楼处,再以点三八手射杀大楼外巡警。

奥斯华迅速被送往宣布肯尼迪总统死亡的派克兰医院,留下:“我只是代罪羔羊。”的遗言后不治身亡。重要的嫌疑犯已死,接任的简森总统为了安抚人心,七日内下令组成委员会以彻查命案真相。由当时高等法院大法官厄尔·华伦主持,也因此,委员会与结案报告都冠以华伦之名。这个“华伦委员会”的成员包含其他六名现任或卸任官员,除了参众两院议员,还网罗前中情局长亚伦·杜尔斯。
在1964年提出的华伦报告中,提出命案凶手只有奥斯华一人的说法,并宣称他是一名“在社会上难以找到立足之地”的孤僻怪人,犯案动机仅是因为其精神异常与反社会的倾向,甚至无涉于政治,也与利益团体无关。至于杀害他的杰克·鲁比更与之素不相识,算不上组织犯罪灭口,亦找不到这两人在命案上与重大犯罪集团挂勾的证据。51册之多的华伦报告否定了民间众多揣测,同时也未对刺杀案中三枚子弹的路径给予民众信服的解释。
根据报告所言,第一枚子弹(编号CE399)由肯尼迪后方进入,并在喉下穿出,击中前座的州长腋窝并由右胸穿出,再击中其右腕与左大腿;六秒钟后,同一把支的子弹则于肯尼迪总统头部爆开,造成最终的致命伤。

“肯尼迪刺杀案”成为了众多小说家与研究者热衷的课题,坊间出现许真真假假的书籍,讨论着这位广受爱戴的政治明星之死。到了1992年,98%华伦委员会所掌握的档案都已经公开,而随着老布什总统于当时提出的25年的完全解密期限于2017年更新。不过,让大众失望的是,三万五千多件的庞大档案中,不但没有新的证据、提出新的结论,对于肯尼迪总统之死,更是只能维持55年前的简单“真相”,所有的阴谋都只能继续深植人心,不会得到官方的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