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是把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校教学的核心必修课。我们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教学的重中之重,在主体班次中专门设置教学单元。目前形成一个月乡镇书记班10讲、三个月进修班18讲和中青班24讲的教学架构。下一步,我们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贯通起来、讲好讲活讲透。主要是“五个一”:编好一本教材,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要内容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研究》;打磨好一个专题,即“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专题;办好一个系列讲座,即以“习近平总书记的成长之路”为主题,邀请宁德、正定、梁家河等地有关领导专家来作报告;打造一支宣讲主力军,即把全省校系统教师组织起来,以“2+1”牵手计划作为主要载体,省、市、县三级校联动,确保全省3400多名教师深入农村、社区和企业,每人送上3至5场课或讲座,使校教师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积极宣讲者,使校成为重要的传习所;用好一个资源,即运用沂蒙、胶东等性教育基地和济宁政德教育基地等,开展现场教学,加强性锤炼和政德涵养。
二是把重要讲话精神作为科研的重中之重。集全省校之力,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体系架构、精髓实质、内在逻辑、实践意义等开展深度研究,力争出一批精品力作;办好山东省沂蒙精神研究会,积极筹备“水乳交融 生死与共——2018年度沂蒙精神和新时代群关系”理论研讨会,组织举办华东六省一市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高层论坛等研讨活动,使校成为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理论高地。
三是把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智库工作的主攻方向。习近平总书记为山东精准把脉,指明了努力方向,又点准了存在的短板和差距,蕴含着许多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聚焦这些重大课题开展攻关,力求出一批有操作性的重大成果,为省委、省政府建言献策。同时,密切关注基层和群众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的生动实践,总结好典型好经验,使之在更大范围内发挥最大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