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埃及发现了一口据传说是被诅咒的石头棺材,里面躺着三具人骨,据考古学家初步鉴定,这三位应该是战死的士兵,因为他们身上发现了被箭头射中的痕迹。
而令人惊讶的是,已经化为白骨的尸体周围被红色的液体包围,英国一名游戏制作人麦肯·卓克(Innes McKendrick)就发起请愿,希望有机会能够喝到这红色液体,他在请愿书中写道:“像喝碳酸能量饮料一样喝下这受被诅咒的石棺红色液体能获得其能量。”目前3.4万人签下了请愿书,希望能允许他们喝下这些液体。中国网友看到这则新闻忍不住嘲讽起来:老外太没见过世面了!发现个棺液都要尝尝,来中国能让你喝过瘾!这当然不是吹牛,在中国的考古历史上,的确发现了不少存在棺液并保存完好的古尸。但真的说要喝棺液,那就是开玩笑了!
3.
其实棺液主要是在发现湿尸的棺材中(古尸分为干尸和湿尸,干尸类似于楼兰古尸,湿尸的主要代表是马王堆古墓的辛追夫人)。棺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是“尸解水”。成人身体所含水量越为体重的60~70,人死后,在组织的自溶、腐败过程中由于蛋白质、脂肪的分解和体液外渗就产生了大量液体。再加上棺材内渗水,形成棺液,不过这一类的尸体不会保存的很好,不是剩下点骨头,就是干脆啥都烂没了!
其次就是棺材内的防腐剂成分和尸体互相作用,形成棺液,这种棺液对于保存尸体非常有帮助,以至于出土时,尸体还能基本保持原样,甚至尸体还有弹性。还有一种说法是由于尸体腐烂,棺材内密闭不好,会滋生一些真菌,说法不一。
在中国主要是汞(水银)、朱砂以及一些香料,当然也有一些酒精的成分。这些棺液能够抑制细菌的生存,让尸体处于类似于真空无菌的状态中,所以能够保存到今天。而在古代西方,比如埃及,国王的尸体被注入珍贵的香脂油,来防止腐烂,让尸体处于木乃伊状态以便永便永远保存。但埃及气候干燥,基本很难形成棺液和湿尸。
泰州古尸这是2011年在泰州被发掘明朝女尸,该女尸紧缠于裹尸布、被子和衣服之中,险些所有浸在黄褐色的棺液里.遗体僵硬、皮肤完备,五官、毛发、睫毛等清楚可见...身高在1.5米左右。
1.
黄褐色棺液在距离时胖纸所在的安徽省淮北市旁边的砀山市,2001年也出土了一具清朝女尸。开棺时一股浓烈的香气弥散在四周,周围几百米都能够非常清晰的闻到,另外女尸保存的也非常完好,头发黝黑,脑后盘有发髻,皮肤白净,肌肉饱满并富有弹性,并且枢纽仍可曲伸,肌肉尚可打针针剂。
砀山清朝女尸该女尸长164公分,重44公斤,肢体均匀,身段修长,椭圆形瓜子脸,扎脚、足长不到15公分,可谓“三寸金莲”。指甲涂有赤色指甲油。是一位绝色的年青女子。当时不少人都说,这肯定是还珠格格里面逃婚的香妃呀!
辛追复原图当然,说到湿尸中的代表,就不得不提马王堆汉墓的辛追夫人,而辛追夫人的棺液中则以中药成分为主,麝香、冰片、木香、灯心草等。这些药物起到了棺内杀菌、消毒、吸潮的作用。
2002年,连云港市也出土了一句古尸,古尸被推测名字叫做“凌惠平”,她的丈夫被成为“东公”,她出土是棺材内也出现了很多棺液。椁板上只有一层白膏泥,并无木炭,其下葬条件比辛追夫人差的太多,同时与她一起下葬的几个棺材中的古尸都没保存下来,不得不说,这位古代少妇真的是“驻颜有术”!但其中的奥秘至今仍未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