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疫情”,中国历史最早的记载出现于周朝的甲骨文。从商周到明清,有详细记载的重大疫情有258次,遗憾的是,历史上没有关于防疫治疫的系统记载和描述。
受益于中国中医学的长久发展,每次发生疫情,从政府到民间都有相应的中草药方来应对。南北朝时期,政府已经开始施行研制和发放免费药方给民众的举措。但是与南北朝同期的拜占庭帝国则遭受到了 毁灭性的打击。从公元541年到599年,一场先后爆发了五次的疫情席卷了整个拜占庭帝国,史称“查士丁尼”大瘟疫。这次大瘟疫直接造成地中海沿岸人口损失达2500万,使得古罗马帝国的二次崛起毁于一旦。
虽然历史典籍中很少有关于疫情的系统记载,但是从一部古代小说《封神演义》里,我们似乎能够得到一点讯息。《封神演义》的作者是谁直到今天还存在争议,但是可以确定的是这部小说成书于嘉靖年间。而嘉靖以前的历史中,我国已经
发生了上百次的“大疫”。《封神演义》中关于“疫”的情节总共出现了两次,分别是“散瘟”的瘟神鼻祖吕岳和“撒痘”的痘神余化龙父子。
吕岳是截教门下的仙人之一,精通瘟疫法术,长相奇特,还能化形三头六臂(另外一个是哪吒)。虽然身形看起来彪悍,但他始终最多算个辅助,在阐教门人的群殴下只能仓皇败走。尽管武力值有限,但吕岳善于制毒炼药和散播瘟疫,这就等于在科技落后的古代拥有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整个西岐城除了哪吒和杨戬之外几乎全部中毒。
后来还是杨戬到火云宫向“三圣”(伏羲,轩辕,神农三位大咖)求得了灵草仙药才化解了这场危机,最终吕岳死在了杨任的五火七禽扇之下。从这里的情节中可以看出,“瘟疫”是可以用中草药来治愈的,而且火和高温也是消灭疫情的有效手段。首先,伏羲,轩辕和神农三位大佬在赠予杨戬解毒秘方的同时,还把治疫的药草连同种植方法一同传给他,令他传到凡间。其次,吕岳的瘟癀阵无人能敌,只能靠杨任的五火七禽扇发动神火来驱散。这两处细节都说明当时的医疗水平和处理措施已经足以应对疫情。
“痘”,就是天花,是人类发展史上最古老,也是致死率最高的烈性传染病。相传天花是由汉朝时期的西域传入中国,由于无药可医又极易传染,一直被全世界敬畏入神。《封神演义》关于“痘”的情节跟疫相似,镇守潼关的守将余化龙,派自己的第五个儿子余德,行妖法向周军大营散播痘毒,这次就连莲花化身的哪吒也没能幸免。
还是杨戬,向火云宫三圣求得丹药解救了众人。这里有趣的描述是,虽然将士们治愈了
痘毒,但是每个人脸上都留下了点点疤痕,跟现实中得过天花的人症状相似。
值得推敲的是,这里治疗痘毒的不是草药而是丹药,也没有用到其他特殊的手段(比如火)。这一切都说明,至少嘉靖之前,天花是无法可治,无药可医的,只能寄希望于神灵的庇佑,所以才会用到连皇帝们都在迷信的丹药。后来,根据清代《痘科金镜赋集解》的记载,在嘉靖之后的隆庆时代,我国民间就出现了“人痘接种法”,并且逐渐流传到了国外,这才有了后来的“牛痘接种法”和天花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