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娱乐

龙文鞭影:原来《龙文鞭影》中有这么多玄机!详解学诗必备《龙文鞭影》(第九)

liuwumei 坐标: 12718 目录:/long/

关注王和尚,每天读经典
和尚有话说
今天是详解《龙文鞭影》第九篇。

略论写诗词用典技巧。明费经虞《雅论》“用事”下引陈氏云:“用事之法,有正用者,故事与题相同是也;反用者,故事与题相反也;借用者,故事与题绝不相类,以一端相近而借之也;暗用者,用故事之语而不显其名迹,此善用事者也;泛用者,取稗官小说、俗语戏谈、异端鄙事为证也。凡用事但可用其事意,而以新意融化。”这里所说的“故事”指前言往行,即典故;“题”指诗的旨意、主题。

巫娜 - 竹林大千来自六不和尚00:0007:03 所谓“反用”,就是把古语古事反其意而运用于诗中。反用典故的修辞效果主要就在于衬托和对比,有时它比正用典故含有更深刻的内容。反用典故有时还可产生推陈出新、别生机趣的效果。 至于“借用”,诚如《雅论》所引,典故与诗的主题有相似又不相似之处。

宋范晞文《对床夜语》卷四引前辈云:“诗家病使事太多,盖皆取其与题合者类之,如此乃是编事,虽工何益也。”(六不和尚:midouwei)

详解《龙文鞭影》·十一真
孔门十哲,殷室三仁

孔门十哲:指孔子的十个门人:闵子骞、冉伯牛、宰我、子贡、冉有、子路、子游、子夏、曾参。自唐定制,从祀孔庙,列侍孔子近侧。 开元时, 颜渊配享,升曾参 ,后曾参配享,升子张 。后代又增有若及宋朱熹 ,合称“十二哲”。 殷室三仁:殷商纣王无道,朝臣中有三位仁人:微子、箕子、比干。微子被弃之荒野,箕子被罚为奴,比干被剖心。《论语·微子》:“微子去之, 箕子为之奴, 比干諫而死。 孔子曰:‘ 殷有三仁焉。’”

晏能处己,鸿耻因人 东汉何晏,七岁时聪数绝伦,魏武帝想收养他为儿子,何晏就在地上画个方框,自己就站在中间,有人问他是什么意思,何晏说:“这是何氏的房子。” 魏武帝知道他的意思,于是将他送还。 鸿耻因人:汉代梁鸿,年少时成为孤儿。邻居家做完饭,请他来就热灶做饭,梁鸿说:“童子梁鸿不因人热者也。”自己重新生火做饭。

文翁教士,朱邑爱民 文翁教士:汉代文翁,名。汉景帝时担任蜀郡太守,崇尚教化,兴建学校以改变风俗,派司马相如及张叔等十八人到东部接受教育。 朱邑爱民:汉代朱邑,字仲卿,举贤良而为官,死时说:“我故为桐乡啬夫,遗爱在民,民实爱我,死必葬我桐乡。” 邑病且死,属其子曰:「我故为桐乡吏,其民爱我,必葬我桐乡。后世子孙奉尝我,不如桐乡民。」及死,其子葬之桐乡西郭外,民果共为邑起冢立祠,岁时祠祭,至今不绝。

太公钓渭,伊尹耕莘 太公钓渭:太公姓吕名尚,姜是其氏。年八十时在渭水钓鱼,得到玉璜,上刻有“周受命,吕佐之。”周文王出猎,占卜的人说:“非熊,非罴,乃王者师。”遇到吕尚,周公高兴地说:“我们太公盼望您很久了。”于是取名为太公望。后太公望辅助周武王灭商。 伊尹耕莘:伊尹,商汤时大臣。曾在莘国荒地中耕种,商汤三次派人聘请,于是辅助商汤伐夏救民于水火。

龙文鞭影_原来《龙文鞭影》中有这么多玄机_详解学诗必备《龙文鞭影》(第九)

龙文鞭影_原来《龙文鞭影》中有这么多玄机_详解学诗必备《龙文鞭影》(第九)
皋惟团力,泌仅献身。 皋惟团力:唐代曹王李皋担任江西节度使时,教习所部用团力法,赏罚相联,大破兴兵作乱的蔡州刺史李希烈。 泌仅献身:唐代宗时,端午节大臣们争相献玩物,京兆尹李泌唯独不献,皇帝问他为什么这样,李泌说:“自巾至履,皆陛下所赐,惟一身耳。”皇帝说:“既献其身,当为朕有,不惟卿有矣。”

丧邦黄皓,误国章惇 丧邦黄皓:蜀汉宦官黄皓专权,致使刘后主昏庸,最终降魏亡国。 误国章惇:宋代章惇,指斥司马光为邪,被人认为是误国。

鞅更秦法,普读鲁论 鞅更秦法:商鞅,是魏国人,在秦担任相国,变更秦朝法令,实行新法,使秦国富强。

普读鲁论:宋代赵普担任宰相,手不释卷,常读《论语》,曾说:“臣有《论语》一部,以半部佐定天下,以半部佐陛下定太平。”《鲁论》,指《论语》。《论语》有《鲁论》、《齐论》等。吕诛华士,孔戮闻人 吕诛华士:周封太公望于齐,齐国有叫华士的,不向天子称臣,不与诸侯为友,太公望三请不到,就命令让人诛杀了他。周公说:“为什么将齐国高士杀掉?”太公望说:“我不能让他称臣为友,是弃民也;召他三次不到,是逆民也。如果一国人效法他,太公望做谁的君王呢?

孔戮闻人:孔子担任鲁国司寇,当政七天而诛暴了乱政大夫少正卯,子贡曰:“少正卯,是鲁国的闻人,怎么杀了他呢?
”孔子说:“天下有大恶五:盗不与焉,心逆而险,行僻而坚,言伪而辩,记丑而博,顺非而泽。少正卯兼有五者,不可以不除。” 闻人,谓有名为人所闻知者也。

暴胜持斧,张纲埋轮

暴胜持斧:汉武帝时群盗蜂起,派暴胜之等穿绣衣持斧分部捕捉盗贼,刺史郡守以下的官员也多获罪被杀。武帝末,郡国盗贼群起,暴胜之为直指使者,衣绣衣,持斧,逐捕盗贼,督课郡国,东至海,以军兴诛不从命者,威振州郡。 张纲埋轮:汉代张纲受顺帝派遣查巡风纪,张纲将车轮埋在洛阳都亭,说:“豺狼当道,安问狐狸?
”于是大胆弹劾大将军梁冀及其弟河南尹梁不疑的罪过。

孙非识面,韦岂呈身 孙非识面:孙,指宋代孙忭,担任御史中丞时曾中推荐唐介、吴敦复为御史,有人说:“您与他们不相识而推荐他们,是为什么?
”孙忭说:“过去的人耻于被送到御史面前,今天难道一定要求得见御史的面吗?
” 韦岂呈身:唐代韦澳扶持清节,任职十年没有升迁。高元裕想推荐他担任御史,暗示他来见自己,韦澳说:“恐怕没有呈身进见的御史。” 韦澳登第后十年不仕。伯兄温 ,与御史中丞高元裕友善, 温请用澳为御史,谓澳曰:‘ 高二十九持宪纲,欲与汝相面,汝必得御史。’ 澳不答。 温曰:‘ 高君端士,汝不可轻。’ 澳曰:‘然恐无呈身御史。’

令公请税,长孺输缗 令公请税:晋代裴楷在武帝时担任中书令,每年向梁、赵二王要求租钱百万,以振恤亲属中贫困的人。有人说:“为什么乞求东西来施恩惠?
”裴楷说:“损有余而补不足,是天下的道理。” 长孺输缗:宋代杨长孺在番禺任职,曾将自己的俸禄七千缗用来代下户交租。

龙文鞭影_原来《龙文鞭影》中有这么多玄机_详解学诗必备《龙文鞭影》(第九)

龙文鞭影_原来《龙文鞭影》中有这么多玄机_详解学诗必备《龙文鞭影》(第九)
白州刺史,绛县老人 白州刺史:唐代薛稷被任命为白州刺史,统领万字军。 绛县老人:鲁襄公三十年,有绛县老人说:“生于正月初一甲子日,经历了四百四十五个甲子了。”即七十三岁。于是做了绛县师。后因称高寿之人为“絳县老人”。

景行莲幕,谨选花裀 景行莲幕:南北朝时庾杲之,字景行。王俭任用他为卫将军长史。当时称进入王俭府中为入莲花幕,是值得赞美的事情。 谨选花洇:唐代许慎,字谨选,性格放旷不拘小节,曾在花园中设宴会亲友,只让仆人收集落花铺座,说:“吾自有花裀,何须坐具?

郗超造宅,季雅买邻 郗超造宅:晋代郗超每听说有高尚隐退的人,就为他花巨资建造宅屋。郗超超字景兴,一字嘉宾。少卓荦不羁,有旷世之度,交游士林,每存胜拔,善谈论,义理精微。愔事天师道,而超奉佛。愔又好聚敛,积钱数千万,尝开库,任超所取。超性好施,一日中散与亲故都尽。其任心独诣,皆此类也。 季雅买邻:南北朝时宋代季雅,罢退后,在僧珍宅旁购屋。僧珍问房价,季雅回答说:“一千一百万。”僧珍认为太贵,季雅说:“一百万买宅,一千万买个好邻居。”

寿昌寻母,董永卖身 寿昌寻母:宋代朱寿昌,七岁时,其父嫁其母,年长后弃官,刺血书寻母,后在蜀中找到,已经离别五十年了。 董永卖身:汉代董永是孝子,父亲死后卖身安葬,感动天仙女下凡为他还债。建安七子,大历十人 建安七子: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七子指王粲、陈琳、徐干、刘桢、应?
、阮瑀、曹植等七位以文章著名的人。

大历十人:大历是唐代宗的年号。十人指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李瑞等善写诗者,也称大历十才子。

香山诗价,孙济酤缗 香山诗价:唐代诗人白居易筑草堂于香炉峰下,称香山居士,士人争相传写他的诗作,鸡林国商人将诗售给国相,每篇一金。

孙济酤缗:汉末孙济,是孙权的叔叔,好酒,不治产业,常欠酒钱而怡然自若。令严孙武,法变张巡 令严孙武:战国时孙武,擅长兵法,军令严格,曾为吴王训练宫女,宫人大笑不执行命令,孙武斩杀了两名队长,于是妇人前后左右起伏都符合要求。 法变张巡:唐代张巡用兵不依古法,让大将教战,各出其意。

龙文鞭影_原来《龙文鞭影》中有这么多玄机_详解学诗必备《龙文鞭影》(第九)

龙文鞭影_原来《龙文鞭影》中有这么多玄机_详解学诗必备《龙文鞭影》(第九)
更衣范冉,广被孟仁 更衣范冉:汉代范冉,隐居不做官。年少时与同郡尹包是朋友,出入共穿一绛色衣服,到了人家门外,尹包年长,先穿衣进去,出来后再换给范冉穿。

广被孟仁:东汉孟仁,少从南阳李肃学。其母为作厚褥大被,或问其故,母曰:『小儿无德致客,学者多贫,故为广被,庶可得与气类接也。』」笔床茶灶,羽扇纶巾 笔床茶灶:唐代陆龟蒙,家贫,常乘小船,带着书、茶灶、笔床、钓具,划船出游。 羽扇纶巾:三国时诸葛亮常手拿羽扇,头戴纶巾,气度儒雅。

灌夫使酒,刘四骂人

灌夫使酒:汉代灌夫为人刚直使酒,不好当面奉承人。使酒,酗酒使性。 刘四骂人:唐代刘子翼,常当面骂有过错的朋友。李百药曾说:“刘四骂人,人终不恨。”以牛易马,改氏为民 以牛易马:“以牛易马”是一句谶语,司马懿因此深忌牛氏,曾将牛氏毒死,不想恭王妃竞与小吏牛某私通生下晋元帝,正应了谶语。 改氏为民:东汉民仪,本姓氏,孔融说:“氏字民无上,可改为民。”但姓氏中并无民姓。

圹先表圣,灯候沈彬 圹先表圣:唐代司空图,字表圣,中进士后避乱不做官,自造墓圹,与朋友在其中赋诗。 灯候沈彬:唐代沈彬,临终时指着一块地说要安葬在此。挖开一看,里面有石莲花灯三盏,铜碑上有文字:“佳城今已开,虽开不葬埋。孤灯犹未灭,留特沈君来。”

不拜师 不收徒 不断读书

不崇古 不媚俗 不违初心

六不和尚
想要听王和尚语音聊诗,请点击阅读原文

龙文鞭影_原来《龙文鞭影》中有这么多玄机_详解学诗必备《龙文鞭影》(第九)
龙文鞭影_原来《龙文鞭影》中有这么多玄机_详解学诗必备《龙文鞭影》(第九)
龙文鞭影_原来《龙文鞭影》中有这么多玄机_详解学诗必备《龙文鞭影》(第九)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