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15日20时许,季羡林前管家方咸如在王如的唆使下,采用破窗入室的方式进入季羡林故居中。“满屋狼藉,书画等你让我拿的东西都不在!”方咸如在电话内向王如汇报,随即王如赶到现场。两人一起搬空了季羡林的旧居,内含大量季羡林生前收藏的各种书籍、塑像。2009年12月16日,季羡林儿子季承报案,称北京大学郎润园13号公寓季羡林旧居被盗。
五天之后,警方通报嫌疑人方咸如、王如被刑事拘留。王如庭审表情包镇楼王如自称北大公共经济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同时兼任《世界华人》杂志的特约记者。不过经北京大学证实,王如和北大没有任何关系。北大公共经济管理中心和北大无关,只是北大的一个挂靠机构,已经被撤销。季羡林先生的儿子季承说就他了解,王如同时也是季羡林前秘书李玉洁的干女儿。
李玉洁,是季羡林的秘书。但是李玉洁和这个干女儿王如一样,都有点说话不靠谱。比如她总是对外宣称跟随季老53年。但是季老身边诸多亲友作证,李玉洁来到季羡林身边,是1994年左右。李玉洁服务季羡林这些年,季羡林的家庭变故比较大:老祖、夫人、女儿和女婿相继去世,和儿子季承的关系也一度闹僵。外界传言是因为季承当年与家里的小保姆纠缠不清,惹季老愤慨。
事实上,多年后,季承确实与原配离婚,并与曾经照顾季老、小自己将近40岁的保姆马晓琴结婚,并生下一子。而季承在《我和父亲季羡林》一书中,则说是因为季羡林对他特别照顾母亲,心生嫉妒,父子言语冲撞之下导致失和。总之,季承出走多年,季老身边没有亲人。正是这个原因,让季羡林后期的生活,一定程度上被彪悍的李玉洁所掌控。
李玉洁本身文化不高,但是办事能力很强,尤其一张嘴能说会道。

季羡林故居被盗
按季承说法,他们一家人都知道她容易满嘴跑火车。她那种骨子里的强势,其干女儿王如可谓深得其真传。在2003年季羡林住院之前,李玉洁就几乎控制了季羡林与谁见面的权利。她挡了不少季羡林不想见的人,为他除去诸多烦恼。同时,她也挡了很多季羡林想见的人,为他带来不少误会和烦忧。比如季承就一度指认,说是李玉洁多次阻挠他们父子想见,才造成中间这多年的误会,使他们父子不能团圆。不过对于这个指控,李玉洁方也自认有详实的否认证据。那就是2003年3月,季羡林曾亲笔给当时北大写信称不愿意见季承。信中写道:“季延宗(季承)此次来301医院完全另有用心……反正我决不见他。我见谁不见谁的权利总还有吧。”
这封信后来辗转落到了季承手里,但他对父亲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出这样的信表示深深的怀疑。他认为这封信,并不能真正表达父亲的真实意思。但是季羡林对于李玉洁的信任却是明明白白的。他甚至曾经多次表示因为李玉洁到了他的身边而让生活变得美好起来。李玉洁在季羡林家里的特殊地位也是毋庸置疑的。比如曾经季承一家都不能碰和动的季羡林书房,李玉洁可以在季羡林外出后随意打扫收拾整理。
对此,季羡林却表示非常满意。而季承则表示不敢相信。外界更是曾经将她当“季夫人”看待,她却没有否认。2006年81岁的李玉洁突发脑溢血住院,随后将工作交给了继任的秘书。然而季羡林对继任秘书诸多不满,想方设计的在好友唐师曾的帮助下终于换掉了。直到2008年,73岁的季承,终于到北京301医院看望了98岁的父亲季羡林老先生。
至此,这对白发父子,已经13年未见面。

季羡林故居被盗
季承在病房为老父亲跪地磕头,父子两人久别重逢,喜极而泣。毕竟血浓于水,曾经的恩怨过往就都烟消云散了。也是这一年,季承二婚的儿子刚出生。季承在医院好好的伺候了季羡林两年,这期间父慈子孝,温情满满。也是在这期间,季羡林亲手写下诸多留给儿子季承的委托书。比如:“我以前给秘书李玉洁等的一切文件统统作废,委托季承处理”。“我已经捐赠北大一百二十万元,今后不再捐赠。”“原来保存在北大图书馆的书籍文物只是保存而已,我从来没说过全部捐赠。”“全权委托我儿子季承全权处理有关我的一切事务。”等等。在季羡林生前,季承就凭借这些文件材料要求北大返还物品。2009年6月19日,在多名见证人在场的情况下,北大将季羡林故居内的物品清点后交给了季承。
2009年7月11日,季羡林离世。2009年12月15日,有了这个破窗案件。杨颖 女强人步伐面对指控更是出口成章:胡说八道,血口喷人,颠倒是非,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而当被问及为何破窗而入的时候,她没有了之前的激昂,而是侃侃而谈:在之前,破窗对季老来说,它是一道特殊的,别出心裁的门扇。对此,季承无可奈何的说:这是天方夜谭,季老这么大年纪了,他从来没有说是不走大门走窗户的。
除此之外,王如称,他们二人是在学校两名工作人员的协助下,用平板车拉走了室内的物品。由于物品太多,几人生生拉了十几趟,直到次日才忙完。

季羡林故居被盗
搬完物品后,她又将物品进行了整理清点和登记造册。然后又联系了多个部门,暂存好上述物品。王如自认这些行动中有多名证人目击,多方部门被告知,所以是“光明正大”的。她认为此举是要把物品拉走作为筹码,迫使季承交出他先行拉走的东西。对于季承报警,她认为这是“贼喊捉贼”。她之所以有这种底气,是因为季羡林在2001年7月曾与北大签订赠予协议。同时她手里有季羡林的亲笔信。王如方认为季羡林过世前就已经把全部财产都捐给了北大,并没有要留给季承任何东西。他们是在用行动保护季羡林捐给北大的国家资产。她始终强调,她的行动是转移,不是盗,而转移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在最后陈述时,被告人王如激动的说:
即便是有人翻动了,那也是季家的物品,我有权处置,跟他(季承)没关。2013年,在季羡林故居盗案中,王如被认定是“抢救”季羡林故居财产,无罪释放。2016年,季羡林古籍文物被盗案进行了宣判,其中主犯王如被判了5年有期徒刑,从犯季羡林的管家方咸如被判3年有期徒刑,缓期5年。2016年,季承诉北京大学原物返还案,季承一审败诉,诉讼费54万由季承承担。
2017年,季羡林遗产继承案,法院判决驳回原告季承的全部诉讼请求。季羡林大师是我国著名的国学大师、学界泰斗,一生成就斐然,藏品颇多。他的陡然离世既是我国文化界的巨大损失,同时他丰厚的遗产,也留下了诸多纠纷与烦扰。身边人纷纷跳出,各色表演。人性的丑恶在这些瞬间表露无遗。

季羡林故居被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