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一种说法是:“三等功要累个半死,二等功要半条命,一等功没几个活着的,荣誉称号!基本上是死了后追加上去的。”也有人说,和平环境下想立一等功“要么残废,要么死去,要么研究科学的。”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军功章那一定是奖励那些对军队建设有突出贡献的官兵。在往年,多半是在自卫反击战以及其他重大任务当中表现特别突出的官兵才能得到。近几年,因为国际比武与执行重大任务的提升,一等功的授予会多一点,但那也是对军队有突出贡献,甚至是用自己的身体换来的。
我第一次听到一等功是在电视上,当时是08年,因为汶川地震所授予的,江苏省消防中队的一个少校。当时他带领中队最先来到灾区,也是率先赶到并展开救援的消防中队。在救灾现场身先士卒,冒着余震自己也被掩埋进去的风险,只身爬到废墟下面,将幸存者救出。他们中队因为最早感到灾区也被授予集体一等功,个人也被授予一等功的奖励。
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长江沉船事故,潜水员官东在潜水抢救出船上的幸存者的时候。因为幸存者因为事件的影响导致精神恍惚,而无法展开救援,这时,官东将之身用的潜水重装备穿戴至幸存者身上。在上岸之后,官东的耳朵和鼻子都有淤血渗出,这次救援,潜水员官东于2日上午成功在沉船中救出2名幸存者。奖授一等功的仪式是在沉船事发现场的长江大堤上举办的。这也是潜水员官东通过自己的努力,拿命换来的一等功。
距离我们最近的就是“扫雷英雄”杜富国,在边防进行扫雷排爆作业时,爆炸物突然爆炸,他在爆炸瞬间用自己的身体挡住战友,自己被炸掉了双手,因为爆炸波及到两只眼睛而导致眼球被摘除,前天,南部战区陆军云南扫雷大队在病房为杜富国颁授一等功。最让我们泪目的一张照片传遍朋友圈,杜富国失去了双手,双眼,但在授奖之前要求家人将他的军装给他穿上,在授奖的那一刻,他甚至还感觉自己的双手还在,用自己“有感觉的双手”向首长敬了一个军礼。
中国无战事,军人有牺牲。不管在祖国的边防,还是国际比武的赛场,他们的努力都是为了更加强大的国防。这样的事件数不胜数,希望大家在感慨的时候不要再问军人为什么优先了。哪来的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致敬,中国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