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

《佛山市“互联网+”行动计划》指出,政府安全生产管工作要通过“互联网+”,实现对企业安全生产基本状况、安全生产动态管理的掌控。而“智能安”平台就是主动吸收“互联网+”施政理念打造而成。据佛山市安局应急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平台一头面对管部门,一头服务企业。平台具备企业基础信息管理、执法检查、隐患排查、职业卫生管等多项业务以及在线测、预警防控等功能,基本实现安全生产管的一体化、全方位、全覆盖。
目前,平台已收录了229874家生产经营单位的基础信息,实现了“身份证”式管理;2014年至今,全市37525家重点企业累计排查一般隐患4056942条;各级安全管人员和企业上传执法检查和隐患排查照片6135484张。此外,平台通过12350安全卫士实时扫描并通过数字打分的形式反映企业安全状况,提高了企业开展自我安全管理的积极性和政府安全管的针对性。

2016年起,佛山先行先试,在全省率先引入商业保险机制,推广安全生产责任险。其中,南海安责险共保体和部分专业机构通过试水“互联网+安全管服务”,共同打造了“互联网+风险管控+企业服务+大数据”的服务模式。2017年起,专门为安责险服务设计的“极安”安全生产智慧云平台投入使用。“极安”平台的开发者之一、北京星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CEO申健表示,赔付是安责险的基本功能,但其核心价值却在于风险管控。因此,安责险共保体希望通过大数据进行有效引导、准确判断和果断处置,帮助企业形成常态化的风险管控机制。
据介绍,安全诊断数据化管理平台有两个APP端口,分别供给企业和管人员使用。其中,企业版APP可帮助企业自查自纠、自学安全生产知识;管版APP能明晰相应辖区内的企业安全状况,并提供检查清单。管人员巡查后录入的信息也会“飞向”数据后台,与此前已经形成的多份类似报告一起,成为政府强化安全生产管理的一份参考依据。
市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市场主体众多,仅靠管部门的力量较难覆盖各类企业单位,佛山鼓励企业积极开发利用安全生产大数据,就是为了借力大数据的分析功能,有针对性地实现全市分级管理,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这样的场景正越来越多在佛山制造企业车间上演。当下,众多选择企业通过机械化、自动化改造,提高企业生产效率,降低事故和职业病发生率。而为了鼓励更多企业利用智能制造、互联网手段推动安全生产工作,今年以来,我市在全省率先出台了《佛山市安全管局“智能制造、本质安全”示范企业创建工作方案》和《佛山市安全管局关于进一步明确“智能制造、本质安全”示范企业奖补资金审核工作的通知》。
目前,佛山五区正积极开展“智能制造、本质安全”示范企业的创建、审核等工作。在已创建企业中,市安局将采取竞争性评审方式,择优进行奖补,全市扶持资金总额不超过3500万元。“智能制造、本质安全”示范企业经市安局综合评审通过后,按市安局专家评估后的近三年安全生产管理提升及“机械化、自动化”改造费用总投入的50%进行奖补,最高每家奖补150万元。
研究中心还将面向佛山市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管理、测预警和公共安全管理创新等重大需求和难题,构建覆盖佛山市、区、镇(街道)和基层的“公共安全网”,努力将佛山市建设成为全国智慧安全城市的典范,加快清华大学安全科技成果在珠三角区域转化应用。佛山市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市院合作建设佛山智慧安全城市,将推动佛山培育城市安全产业,打造出一套适合佛山实际的系统化、智能化新型城市安全管理模式,形成对我市城市运行安全的多方位、立体化的“点、线、面”综合管控体系。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