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阿醉“鹏程万里”机友说:几乎每次更换频率都会有电台停止短波广播,真难受。今天继续给大家介绍其他的电台,上期已经介绍过《部分还能继续收听的短波电台(上)》。具体的频率表,可点击《主流国际电台普通话广播B18版时间频率表(dxman)》和《主流国际电台粤语广播B18版时间频率表(salina公主)》查阅,也可通过在公众号中回复“B18”,或“短波”获取最新的修正版。
目前共有来自59个国家的355位工作人员;制作45种语言的节目,每天超过66小时的播音,一年总数2万4千1百17个小时的节目。梵蒂冈电台网上收听梵蒂冈电台在广播领域上向各教区或各主教团提供合作与建议。梵蒂冈电台的本职任务是录制圣父在梵蒂冈的所有的官方活动,增强录音信号的功率,把教宗的声音传到普世各地。梵蒂冈电台独家拥有且保护教宗之声录音的知识产权。
耶稣会会士费德里克隆巴尔迪神父自2005年11月5日起至今,担任梵蒂冈电台台长一职。广播的媒介有:互联网(www.radiovaticana.va);卫星 (Eutelsat Hot Bird 13° E [Europe], Intelsat AOR [Atlantic] – IS 801 – 328,5° E。当然也通过电波传播信号(调频FM、中波和短波,不论调频FM,还是中波、短波,均有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其中数字信号传播利用 DAB 两种技术)。
由于梵蒂冈与中国大陆日渐友好,并且在前不久通过了承认主教等相关事宜,所以我们下面用详细的资料来介绍这个电台。梵蒂冈广播电台的前世今生在1925年,当时的梵蒂冈国家传播局总耶稣会士若瑟詹弗兰切斯基神父就已经开始筹划在新成立的梵蒂冈城国领土内建造一座广播电台,在数学家、物理学家古列尔莫马可尼的协助下,梵蒂冈电台最终于1931年落成。
1931年2月12日,庇护十一世教宗以拉丁文发表广播词,为电台主持开播典礼,那篇开幕词令全球动容。在最初的试验性广播中,包含科学报导节目,内容介绍宗座科学院的动态。1939年2月9日庇护十一世教宗去世,电台集中力量以九种语言报导枢机主教们举行秘密会议,选举新教宗的大事,以及新任教宗庇护十二世就职大典的盛况。当时电台的播音室和办公室迁移至良十三世大楼。这座大楼直到1936年是梵蒂冈天文台的所在地。

梵蒂冈广播电台
Pope Pius XI at Vatican Radio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梵蒂冈电台的节目虽然遭到外国的检查和干扰,却成了一个自由传播讯息的媒体。当时纳粹德国的宣传与新闻部长戈培尔斯(Goebbles)誓言要使梵蒂冈电台闭嘴;法国反对纳粹的地下反抗军却把梵蒂冈电台的广播抄写下来,予以散发。当时电台有个编辑部,由耶稣会士组成,用九种语言广播。1940年1月,电台成立消息询问部,播送寻人启事的消息,寻找因战争而失落的军人和平民,也传播属亲友给战俘的讯息:从1940年至1946年,梵蒂冈电台一共广播了1,240,728相关的讯息,约合12,105个广播小时。战争结束后,梵蒂冈电台又增加其它的语言广播,因此需要具备更强有力的发射机和定向天线网。于是在1954年开始在罗马市西北部的圣玛利亚加勒里亚(Santa Maria di Galeria)地方建造广播中心,该中心于1957年10月27日,在庇护十二世教宗在任期间落成启用。1958年新教宗若望二十三世当选就职,电台在佩特里亚诺博物馆旧址扩建新的播音室和办公室,以应付不断发展的电台需要。在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期间,电台花了3,000小时,以30种语言报导大公会议的经过。1963年保禄六世教宗登基。次年,1964年1月,他便飞赴圣地朝圣,开启了教宗国际牧灵访问的纪元,这也给梵蒂冈电台的新闻记者和技术人员带来新的挑战,他们以特派员身份随教宗出巡访问世界各地。
1970年1月29日,圣座国务卿维洛枢机主教为梵蒂冈电台新本部庇护大楼主持落成典礼。这期间,电台每日的广播时数已达19到20小时,使用的语言有32种,总发射力达1,000千瓦,工作人员260位,分属38个国家。1978年,教会又选出新教宗若望保禄二世,一位走遍全球、到世界可能前往的地方朝圣访问不倦的教宗。 这时的电台因着相称的人力和物力,尤其因着朝圣者教宗孜孜不倦、马不停蹄的牧灵访问活动的推动,在八十年代末期已经达到高度的专业水准和效能,并获得国际广播界的赞许。九十年代,梵蒂冈电台进入人造卫星广播时代,它于1995年在梵蒂冈设立一座地面卫星站,以面对新时代科技的挑战。
这一点与百度百科上的“1945年9月2日,胡志明通过电波宣读独立宣言,标志着越南语的首次播音”有出入,看来百度百科还是不能信的。1945年之前,广播被法国殖民政府所控制,而越南人民被禁止使用无线电接收设备。当局于20年代后期在西贡建立了第一个广播电台。越南国家广播电台,即现在的越南之声,在越南民主共和国宣告成立后的一个星期在河内开播。
在越南战争期间, 河内电台被作为越南民主共和国的宣传工具。越南南方于1955年在西贡成立了自己的广播网络。统一后 ,越南所有广播电台均并入越南之声,成为1978年国家广播电台之声。如今,越南之声努力为客户提供多元化,高质量的节目。目前共有六个频率, 以中波(SW)AM , 调频和短波(SW)AM等向越南各地和世界其他地区重复播出:
VOV1(中波和短波)- 新闻、时事和音乐VOV2(中波和短波) -文化艺术节目VOV3(调频) -新闻和音乐VOV4(中波) -越南国际广播电台VOV5(中波) - 少数民族语言编程

梵蒂冈广播电台
VOV6(短波) -在世界11个外语广播服务怎说呢,这个邻国,一边在外交上总是在我们背后捅刀子,但在其网站上又有诸多的“中越友好”内容,所以,究竟它们的内容有多大的可信度,不过仁见智了。越南1959年08月10日发行的有弥池广播电视塔的邮票。“土耳其之声”前身为1926年成立的土耳其广播电台(RT, Radio Turkey)。1964年改名为“土耳其之声”。 “这里是土耳其之声…….”,是的,土耳其之声常年来以这一声波而和全球广大听友相会。通过这一声波以及丰富的节目和动听的音乐而与国外的公民和侨胞紧紧相连。对希望认识和了解土耳其的人来说,正确的选择就是土耳其之声。土耳其之声在见证了历史许许多多事件的同时,在渡过的艰难岁月中走到了今天。
在土耳其,于 1937 年 1 月 8 日进行头一个对外广播的是安卡拉电台。在因哈泰问题而进行的这一广播里,将当时的总理伊斯麦提·因诺努的讲话翻译成阿拉伯语。安卡拉电台中心主楼土耳其之声在1938年10月28日开始了土耳其语、英语、法语和德语广播。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所处的 1940到1943年间,电台广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安卡拉电台在这一期间,以其进行的中立和客观的广播而引起世界舆论的巨大关注,同时跻身于世界电台之列。1943-1949 年间,土耳其之声有机会将声音传播给从美国到西欧、从远东到澳大利亚的广大听众。
在向国外播送节目方面的一个重要时期则包括 1949-1958 年间。在这一时期,土耳其加入了北约,参加了朝鲜战争,并与西方国家加强了关系。由于在外交政策方面的这些发展,外语广播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强。尤其是在 1950 年,土耳其之声有机会向在朝鲜战场作战的土耳其战士们传递声波,为他们增添了士气,成为了鼓舞军人的一个动力源。
1942 年,士兵在土耳其之声广播电台接受采访自 60 年代初期起,劳动力从土耳其流向以德国为主的欧洲国家,并在 60 年代末期流向澳大利亚。那时,这些国家的土耳其劳动者人数迅速增加至数百万。在通讯条件受制约的那一年代,土耳其之声成为远在他乡的人们知晓祖国情况的唯一信息来源。自建立之日起以“短波安卡拉广播”之名进行对外广播,并自 1963 年 1 月起以“土耳其之声”之名播出节目。
土耳其语广播为旅居国外的土耳其人沿袭语言、宗教、文化传统习惯、保持与祖国的联系及促进民族团结统一作出了重要贡献。土耳其之声广播电台除土耳其语外,还使用31种语言(包括中文和维吾尔语。) 和方言对全球广播,每天播送新闻及宣传介绍土耳其文化、艺术、历史、经济和旅游等方面的节目。

梵蒂冈广播电台
2011 年,土耳其之声国际广播电台该电台曾在2016年该国发生政变时,疑似被试图政变者控制,并发布了一份戒严声明,后恢复广播。土耳其之声国际广播电台入口一景1945年10月14日正式开播。它的是前身平壤广播电台。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广播事业是在朝鲜人民的领袖金日成主席光复祖国回到平壤,作了凯旋演说之后,于1945年10月14日建立起来的。以后每年这一天都是广播节。朝鲜广播电视委员会大楼朝鲜之声使用汉语、西班牙语、德语、英语、法语、俄语、日语、阿拉伯语和朝鲜语9种语言进行对外播音。
1947年3月14日开通汉语广播,(百度百科上说是“1947年3月16日开通汉语广播”)、1950年7月10日开通日语广播、1950年7月10日开通英语广播、1955年4月18日开通朝鲜语广播、1963年6月1日开通俄语广播、1963年8月6日开通法语广播、1965年5月15日开通西班牙语广播、1970年3月1日开通阿拉伯语广播、1983年1月1日开通德语广播、1986年9月1日开通海外同胞广播。
朝鲜广播电视委员会是不结盟国家广播组织和亚广联成员,在世界各地有许多听众俱乐部和听友会,并与他们保持着固定的联系。2011年4月15日,在已故金日成主席诞辰纪念日之际,朝鲜之声电台正式开通了“朝鲜之声”网站,提供朝语、英语、日语、汉语等9国语言服务。点击相对的新闻和专题的标题,可以在线收听广播录音,但暂时无法下载。
第532篇编辑:想要的一种醉会说话的机器——收音机(四)|||||||||
(四)

梵蒂冈广播电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