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复和、高平、谅山到法卡山的战斗历程(下部1)作者:胡荣富前言:胡荣富,湖南湘潭人,1959年入伍,广州军区炮一师25团无线兵,文书,1961年入,提干。先后任团政治处书记,司令部保密员,师直通信连副指导员,炮一师宣传科干事,副科长,广州军区宣传部秘书,干事,炮一师26团副政委,25团政委,广州军区炮兵教导大队政委,1986年转业到广东省教育厅,后调广州海关工作,2000年退休。
胡荣富同志回忆录《从复和、高平、谅山到法卡山的战斗历程》上部《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连载21集发表完毕,现在发表下部《法卡山保卫战》。

法卡山战役_烽烟再起_法卡山炮声隆
下部 法卡山保卫战一、骑线据点之争
二、紧急驰援法卡山
三、疯狂反扑
四、炮战,他们不是我们的对手
五、在通往法卡山的途中

法卡山战役_烽烟再起_法卡山炮声隆
六、主动降温
七、艰难地坚守
八、期间几多难忘事
九、拜别长眠边境的战友们
十、诗五首十
一、后记
一、骑线据点之争

法卡山战役_烽烟再起_法卡山炮声隆
1981年法卡山战役期间,我时任炮一师25团政委,带领部队参加了法卡山保卫战。法卡山之战发生在对越自卫还击战两年零两个月后的一九八一年五月五日。对越自卫还击战结束了,但引起那场冲突的矛盾和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越南当局追随苏联社会帝国主义,反华侵柬,称霸东南亚的野心和政策虽受到沉重打击,但并未改变。在中越边境上,他们派兵先后侵占老山、法卡山和靠茅山等地。这些地方都属于所谓骑线点,就是边界线穿过主峰的山头。这样的山头,你派人上去就必然把属于我的那部分领土给侵占了,所以原来双方都没有派人上山设点。但对越自卫反击战后,越军却单方面实施了占领。为了制止越军的侵略和挑衅,我边防部队先后发起了收复和保卫老山、法卡山等的战斗。这种我们称之为拔除骑线据点的战斗,部队又称为轮战,延续了数年之久。法卡山位于广西宁明县境内上石地区,西距友谊关直线距离约12公里,26号界碑所在之处,海拔500米,面积一万多平方米。顶部为两个稍微起伏的鞍部,连接着三个平缓的山头,由北向南分别为
一、
二、三号阵地。三号阵地左右两个向南延伸的突出部分,为
四、五号阵地。南坡较陡峭,北坡我方则较为平缓。山上长着茅草和灌木丛,无大的树木。站在山顶向北可洞穿我境内纵深十多公里,向南则同登、谅山及两地之间的广阔地带尽收眼底。
看望战斗在最前沿的5
41、2高地官兵。左:作者胡荣富,中:八连长彭振汉,右:三营教导员闫长德越军一九八〇年一月派其三三七师五十二团部分人员占领法卡山,并以此为据点,频繁派遣军警特工对我边境军民进行挑衅袭扰,计三十九起,发射弹二千三百余发,严重威胁我边境百姓生产生活和安全。为了收复我法卡山领土主权,消除我边境军民的安全威胁,我广西边防三师在四十一军一二三师的配合下,于一九八一年五月五日晨六时,发起了对法卡山的收复战。
担负战斗任务的边防三师九团二营四连,只用了五十五分钟,以毙敌九名,伤敌十四名,我一人轻伤,顺利结束了战斗,收复了法卡山。随后自五月六日起,越军对法卡山我军阵地持续炮击,并派步兵发起一波又一波地疯狂反扑,规模一次比一次大,由班而排,由排而连,五月十日发展到营。越军当日发射炮弹达两千余发。160重型迫击炮将我法卡山的工事摧毁,战壕填平,以一个连的坦克为先导,分三路轮番进攻,到晚上又以一个排发起攻击。四连将敌人放至二十多米一齐开火,毙敌十四人。与此同时,越对我的炮击不断扩大,由原只打法卡山逐步延伸到打我纵深的观察所、炮阵地,战争逐步升级。(未完待续)

法卡山战役_烽烟再起_法卡山炮声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