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睡过头上班迟到了,吃早餐漏看了工作信息,求夸。”“睡过头说明你睡眠状况非常好,专心吃早餐不看手机这种习惯更是值得大家学习,为了身体健康,请继续加油哦!”以上对话摘录自某“正经夸夸群”。这些近期爆红的“夸夸群”,不仅频登热搜,还全方位渗入网友生活。清华和北大的辩论队,就“夸夸群”和“喷喷群”哪个更能缓解压力,展开了一场辩论。
网友围观清北辩论队“神仙打架” / 微博@央视新闻某电商平台,也有卖家火速推出了相关服务。 “专业彩虹屁(花式夸人,不带重样)”“仙女下凡辛苦了”、“明明可以靠颜值,偏偏要靠才华”、“像你这样优秀的人居然这么努力,那我们的努力还有什么意义”……不知道你有没有“沦陷”,反正社长已经沉迷各路“彩虹屁”,被骗得心甘情愿。
“在线夸人,我们是专业的”在“夸夸群”里,无论你说什么,都会收到大家走心的赞美。这里没有杠精,没有互喷,没有键盘侠,有的只是逻辑严谨、思维缜密的夸奖和无尽的快乐源泉。生活中粗心大意,失手把毛巾掉厕所坑里去了。没关系,夸:部门聚餐和领导抢肉吃,卑微社畜在线后悔。别害怕,夸:玩游戏打不过别人,除了流泪还能怎么办?
别着急,夸:一口气爬上六楼,一点不累还有空拿出手机求夸奖。真厉害,夸:不管做错了什么事,遇上了什么烦恼,在“夸夸群”里,都可以被夸。收不到心仪的公司offer、被领导骂了、上课迟到了,都是“优点”;甚至连熬夜脱发,都值得被夸奖:因为“聪明绝顶”,早一步脱发,就早一步智商拔群。即使什么事情也没做,也可以夸。
虽然现实中可能素未谋面,但只要进了群,诸多“夸父”们,可以在极短时间内,从求夸者的只言片语中,找到“亮点”,夸出水平,夸出才华。有的夸夸群里,还有人整理了“优秀夸父”的《某老师夸人合集》。

成人qq群_让人脸红心跳的聊天记录曝光_这群成年人真好骗
有时候还会在线“兼职”心理辅导师,手把手教人缓解焦虑。“彩虹屁”漫天飞舞,每一份夸奖都真心诚意、文采斐然。有时候,被夸的对象都会感到不好意思。 被夸奖的同事槽值小妹有点压力大社长和小伙伴们在各大“夸夸群”潜伏数日,只觉得“神清气爽”。切实地体会到了什么叫做网络世界里的“人间天堂”。“夸夸我吧,说谎也行”“夸夸群”其实由来已久。早在2014年,它就低调存在于豆瓣小组里。在这个小组里,大家秉持着“溜须拍马,相互夸奖”的精神,一直走在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路上。 夸夸群的前身,或许是豆瓣的相互表扬小组 / 豆瓣而多年后的爆红,也许和当代年轻人越来越大的生活压力,密不可分。
马克·吐温说:“只凭一句赞美的话,我就可以多活两个月。”可现实是,我们很可能许多年都收不到一句赞美。读书时永远有人比自己成绩棒,工作后永远有人比自己业绩强,身边总有许多更出色的人,夸奖和目光永远轮不到自己。别说夸奖,被认可,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社长和朋友谈到为什么喜欢“夸夸群”时,他说:
“尽管我们都知道,这一场夸奖只是一个玩笑,但是没有关系,你夸一夸我就好,哪怕是假的,我也很开心。因为我真的有点累了,想要一点夸奖,想要一份鼓励。”日剧《逃避可耻但有用》中,女主角研究生毕业后进入一家公司做派遣员工。尽管薪水很少,她每天依旧认真努力。可是公司要削减开支时,女主被辞退了,和她一样任派遣员工的同事,明明失误不断,却被留了下来。
付出一切,得不到肯定,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暂时找不到合适工作的她去做了保洁员,当雇主告诉她“你做的很好,下周请继续来”时,她只觉得满足和开心。 因为被雇主认可而开心,即使是做简单的保洁工作 / 《逃避可耻但有用》活在各种压力里,难免有觉得累了、想要放弃的那一刻。无论是“相互表扬小组”,还是”“夸夸群”,都是普通人释放自我情绪的一个突破口。

成人qq群_让人脸红心跳的聊天记录曝光_这群成年人真好骗
某种意义上,它给了人们在现实中难以获得的正向认同感。第一财经发布的《都市人压力报告》里,有30.24%的受访者,每天好几次感受到压力;仅有11.14%的受访者,每个月才偶尔感受到压力。 没有人能逃过生活重压 / 《都市人压力报告》生活节奏快、 生存压力大, 每个人都很忙碌,每个人都很沉默。自己的“负能量”,往往到最后只能顺其自然,不了了之。缺少自我肯定与他人的肯定,很容易让情绪走进死胡同,时间一长,甚至可能会自我怀疑。夸夸群是否真的可以缓解压力?真的可以。心理学家、哲学家威廉·詹姆斯认为:“人类性情中,最强烈的渴望就是受到他人的认同。”
被“一地鸡毛”折腾已久,一句看似虚假而又浮夸的赞美,也可以成为动力源泉。更何况,“夸夸小组”早就给了无数人温暖、信心,以及生活的勇气。豆瓣小组里,有抑郁、焦虑的小可爱求表扬。 “抑郁对我来说不是灾难,是待开发的礼物”,要有多勇敢,才能这么乐观 / 豆瓣小组网友们也“不负众望”:“你真的很棒!太勇敢了!”
用力活着的人都很棒 / 豆瓣小组有人渴望一份属于自己的爱。 “我是不是不值得被爱?” / 豆瓣小组暖心网友们立刻送上自己的爱: “至少在这里我们都是爱你的” / 豆瓣小组类似的还有很多:他们给熬过三次化疗的女孩颁“勇敢奖”,陪父亲车祸丈夫要离婚的女人等手术结果,安慰刚刚起草了父母离婚协议的孩子……中国人总是含蓄委婉,难处羞于启齿,夸奖难以开口。
“夸夸群”或许是给了大家一个机会,隔着网络,避开尴尬,去倾诉那些不好意思说出口的委屈、悲伤;去给需要的人加油打气,送上关怀、温暖。“彩虹屁”有时不仅是浮于表面的吹捧,而是你真的值得,被认可、被鼓励。
30.

成人qq群_让人脸红心跳的聊天记录曝光_这群成年人真好骗
如某夸夸群的公告所言:“生活很苦涩,我们来给你发点糖。”没人夸你时,希望你自己夸夸自己对大多数普通人而言,获得别人的夸奖,其实真的很难。可是,你也要知道,他人的认同,常常不在口头上,而是在心里:从不夸你的老师,心里可能早已默默觉得你是她教过最优秀的学生之一;职场上从未获得夸奖,但是大家心里都知道有一个人工作认真努力。还有许多时候,生活波澜不惊,也没有什么大事值得别人去夸。所以,自我认可,就变得尤为重要。我们习惯性地认为,只有在对比之下足够优秀,才值得被夸奖,而夸夸群里把莫名其妙的小事也能夸出花来,是在“颠倒黑白”。
其实不是这样。做好每件普通小事,一样应该被鼓励:可以按时早起、走路很快、包的饺子形状一致,这些都值得。 请数一数自己身上的100个优点 / 《我们由奇迹构成》“做得到大家都能做到的事情,也是优点。”毕竟每一个认真生活的人,都很了不起。 “做到大家都能做到的事情,也是优点 / 《我们由奇迹构成》这并非“毒鸡汤”,心理学家巴甫洛夫曾提到:暗示,是人类最简化、最典型的条件反射。
也就是说,如果每天都可以接受到正向激励,那么生活真的会快乐很多。所以如果有空,不妨多夸夸别人、夸夸自己。参考文献:[1] 辛自强,池丽萍.快乐感与社会支持的关系[J].心理学报,2001(05):442-4
47.[2] 李强.社会支持与个体心理健康[J].天津社会科学,1998(01):66-
69.[3] 池丽萍,辛自强.幸福感:认知与情感成分的不同影响因素[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02):27-
32.
[4] 王欢,祝阳.人际沟通视阈下的微信传播解读[J].现代情报,2013,33(07):24-
27.[5] 王欢,郭玉锦.网络社区及其交往特点[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4):19-21+
26.[6] Becky Phu,Alan J. Gow. Facebook use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subjective happiness and loneliness[J]. Computers in Human Behior,2019,
92.[7] 卢为群.心理暗示与教育[J].科技资讯,2008
(16):240+2
42.

成人qq群_让人脸红心跳的聊天记录曝光_这群成年人真好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