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日报记者 徐珊珊 通讯员 熊珂 文/图 “可能是对于西藏的向往与生俱来,也可能是支教地的工作性质太吸引我,但让我更加坚定意愿的,是家中最年长的姥爷告诉我的一句话——你们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就应该在年轻时,去年老后可能没机会再去的地方闯一闯、锻炼锻炼……”7月3日,刚从西藏回到常德的市十一中教师谭健伟表示,6月22日至30日的西藏支教之行,不仅是一次工作任务,同时也是对家中长辈叮咛的一次践行。


强思想 凝人心 打造品牌校园 市十一中于2010年由原常德技校改制而来,2006年起,原常德市一中初中部长怡中学通过三年时间整体并入市十一中。 “多校合并,三批教师的加入,这使学校师资队伍基础较强。”钟元初介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市十一中改制后,学校一直有强劲的教师“血液”汇入,筑牢了教师队伍基础。学校坚守规范办学,科学育人,在办学条件、内部管理、教育质量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近年来,为了使教师队伍凝心聚力,提高教职员工工作积极性,市十一中进行了大胆改革,首先从加强思想文化建设入手,打造品牌校园。为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确定了全新的办学理念——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基。围绕这一理念,市十一中以“高质量、有特色、出英才”为办学目标,从日常细节入手,统一教职员工思想,形成了朴实、向上、和谐的校风,扎实、精当、灵动的教风,以及勤学、多思、活用的学风,使学校“三风”整体提升。努力实现教学质量高、教研质量高和服务社区质量高的高质量教育,在办学实践中形成校本特色教育,以培养出具有报效祖国、服务社会、成就人生的卓越人才。
同时,学校还对管理文化理念进行提炼,对班子成员提出了以愿景凝聚人、以榜样激励人、以坦诚团结人和以示范感染人的要求;对学校管理团队提出了要强化大局观念、服务意识以及执行能力的“三强”理念。学校对待各处室也提出了不同要求:一线教学部门要秉承专业、严谨、公平的教育态度,政教部门要以务实的精神开展一系列能触及学生灵魂的德育特色活动,办公室要有分办、督办、清办的工作统筹能力,总务处要秉承廉洁和勤俭节约的职业操守。学校特别提出,一线教师作为教书育人的根本,面对压力大、收入低的工作环境,要具有教育情怀,多反思、能合作、有担当。
“事实表明,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措施的实施,对净化校园教育教学环境,打造品牌校园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钟元初举例说,在2018年,全体师生主动参与,以文明校园创建为抓手,不断促进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形成和师德师风建设,学校校风、教风、学风愈发纯正浓郁,终被评为“市级文明校园”。在今年4月举行的中学生“书香校园与家庭”活动中,学校被评为书香校园,全省50所中学评出55篇获奖征文,市十一中送评的阅读征文获奖数占据了一半,2个学生家庭还被评为书香家庭,同时,学校被评为人民教育出版社名著阅读全国教学实验学校。
抓改革 强队伍 教书育人创佳绩 办学理念的实施,办学目标的实现,得益于学校大胆的管理改革。近年来,市十一中将管理重心下移,实施年级部负责制,将支部建在了年级上。每个年级由一名年级主任、一名支部书记、一名教务干事、一名政教干事和一名工会小组长组成管理团队,对年级的建、教育教学、师风学风及工会活动实施自主管理。同时,学校还加强校务公开制度,对所有评先评优原始资料和结果、全体教师员工每月绩效、所有常规管理工作(教学、德育)以不同形式予以公示,使全校教职员工有了一个公平、公正的工作环境。一系列的措施让市十一中无论是在管理团队协同合作,还是在一线教师敬业精神方面都有了质的提升,让学校的每一项工作都能得到及时落地实施。
一线教师是学校教书育人的根本。市十一中目前拥有市级骨干教师13人,市级学科带头人8人,全国劳动模范1名,师资力量雄厚。学校参加各类教学比武成绩优异,2018年,学校教师周烨参加省级教学比武获得中学英语组第一名,教师徐小红、王雅婷分别获得中学生物理组和中学德育主题班会第三名;在刚刚结束的常德市首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周芳老师取得初中英语组第二名好成绩,获得常德市教学能手荣誉称号,刘妍老师取得初中语文组第一名好成绩,获得常德市“五一劳动奖章”,下一步还将代表全市参加湖南省首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2018年,市十一中获得全市教育综合评价总分第二名的好成绩。
成绩的取得除教师个人努力外,更离不开学校的培养。每年,市十一中拿出8%的办公经费,用于教师队伍的建设,包括外派教师参加省市教学研讨活动,支持教师进行课题研究,每学期开学前还外请两名专家进行业务能力和师德师风校本培训。值得一提的是,市十一中在开展课题研究时,采取抓大不放小的原则,除支持教师积极申报省、市级课题外,还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针对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热点难点,进行校本小课题研究。至今,校本课题研究在市十一中已成为常态,并被学校视同于市级课题研究对待,拨出专项经费予以支持。学校语文组结合九年级学生阅读现状,提出“批注式阅读法的探究与实施”,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取得明显效果;七年级数学组的课题“初一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研究”目前正在实施阶段;英语组的“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研究”已进入总结阶段,几位老师正在积极撰写课题论文;政治组根据课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法律教育内容教学模式的研究”,编写了七、八、九年级新教材的教案,预计将在全省推广,政治组老师章柳还将新的教学模式带入西藏隆子县,获得当地师生的认可。
除此以外,市十一中高度注重学生和教师的全面发展,设置有多种社团活动满足不同学生的特长发展,为教师提供不同领域的活动平台。在学生层面,为提升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学校英语社团专门聘请外教任课,同时开办了数、理、化等学科的研究性学习兴趣拓展班。学校传统项目经典诵读、合唱社团在2018年全市举办的相关比赛中,均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在教师层面,支持教师开展课题研究,目前正在进行研究的省级课题有《初级中学英语课堂有效学习活动研究》《微课资源在初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初中理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案例研究》《加强和改进中学民族音乐教学的实践研究》4个,市级课题有《初中生阅读习惯培养时间研究》,为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校语文教研组已连续7年举办了14届教师读书沙龙活动,目前该活动已成为市十一中的传统课外项目。
在市十一中,文体成绩和文化成绩一样出色。2016年至2018年,学校连续三年获得全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团体冠军,在今年刚刚结束的全市乒乓球竞标赛中,市十一中代表队获得了初中组女团、女单、男团冠军和男单亚军的好成绩。2016年,市十一中成功申报全国足球特色学校,从当年起,学校女足连续三年获得市级校园足球联赛冠军,男足两度获亚军。2018年,在全市校园足球联赛中,学校男、女足球队均勇夺冠军,创造了常德初中史上第一个双冠王,更可喜的是女足队员黄昕宇作为湖南省唯一学员被教育部公派赴法国参加足球训练。
回首过去,成绩斐然,展望未来,美好可期。如今,市十一中又制定了2019至2024五年规划,全体教职员工将继续牢记“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坚守“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科学民主决策管理,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改善育人环境,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提高办学水平,争取创建开放、温暖、文明、和谐的市十一中校园,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奋斗。
常德市十一中援藏教师感言 一直以为援藏是一件轻松快乐的事情,去了之后才真正体会到援藏干部、老师所要克服的困难真的有很多。西藏气压低,海拔高,氧气不足,每天身体病怏怏的;西藏早晚温差大,太阳光照强,紫外线烈;与藏族老师和学生及家长沟通需懂得当地的文化。副校长、语文教师:夏立共 我在隆子县中学支教近一年,看到1456名藏族学生的学习生活现状,深切地感受到隆子县中学的管理模式和教育教学方法需要改进和完善。这需要常德和西藏共同努力,把符合当地特色的教育教学方法,连同成功的管理经验带给隆子县中学。副校长、体育教师:戴明
到了西藏感觉到了高原反应带来的不适,但是西藏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情怀让我忘却了一些身体的不适,尤其看到隆子县在常德的援助下快速发展,更是有一种莫名的荣誉感。我参与了他们的集体备课和说课,从教学的思路上和当地教师们作了深入探讨。副校长、英语教师:毕维 隆子县地处边界地区,环境恶劣,但是国家硬是在雪域高原的群山中修起了一条条天路,让藏族同胞能够走向世界。在群山峻岭之中竟然耸立着一座座讯号塔,让藏族同胞能“睁开眼睛”看看这个世界。电教中心主任、信息教师:柳炫宇
可能是对于西藏的向往与生俱来,也可能是支教地的工作性质太吸引我,但让我更加坚定意愿的,是家中最年长的姥爷告诉我的一句话——你们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就应该在年轻时,去年老后没可能再去的地方,闯一闯、锻炼锻炼。有人问我去支教也是一件很酷的事情吗,我笑着回答:看起来有点酷,可能也有点苦吧!政教处主任、生物教师:谭健伟
西藏之行不仅让我感受到了山川河流的壮丽,更是感受到了藏族人民的纯朴,感受到了藏族学生的勤奋,感受到了援藏教师的艰辛,感受到了师资的欠缺制约了教育的发展。地理教师:高志勇 到了西藏后高原反应很严重,但感受到藏族同胞的热情。在课堂上,真切地体会到孩子们的纯朴。历史老师:林孟霞 到西藏的第2天,似乎高原反应终于来了,那一夜呼吸困难,头脑发胀似乎有一种濒临绝望的感觉,特别想回家。但在西藏无论是老师还是孩子们,都给人一种极其纯朴的感觉,他们对我们表示出了无比的热情与尊敬,使我们的支教工作变得似乎并没有那么辛苦,甚至在离开的时候,很多人都有些恋恋不舍。 信息教师:熊珂
隆子中学的教育同行给人的印象是内敛中透露着热情,谦虚中彰显着务实:孩子们非常纯朴、天真。这样的师生,其课堂自然是热烈而有序的。高亢的讲授声,整齐的读与答,此起彼伏,走廊里过路的人们时常被感染。数学教师:李建军 西藏的美景和民族特色令我们神往,但高原的威力又令我们感到害怕。西藏的孩子在课堂上很认真,齐答意识很强,在独立思考时,也勇于表现,但也有些同学有点胆怯。西藏的硬件设施与我们几乎是同步的,有多媒体设备、塑胶跑道和漂亮的校园。物理教师:蔡胜祥
此次援藏,深切体会到援藏干部和老师的艰辛,副校长戴明在西藏一呆就是一整年,个中艰辛可想而知。愿西藏这块美丽的土地更加富饶宁静,愿质朴善良的藏民们生活越来越好。语文教师:蔡君琦 看到西藏学生的第一眼,我就很感动,他们的眼神十分纯净,就像这边每天抬头看到的蓝天白云一样。课堂上他们也都非常认真,积极思考,并努力完成。在这里上课很辛苦,上着上着就觉得气喘吁吁、口干舌燥的。但孩子对老师的尊重让我记忆犹新,那一声“老师好”尤其的响亮。政治教师:章柳
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