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摩萨德抓捕纳粹头目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屠杀了600万犹太人。1936年,阿道夫·艾希曼被任命为犹太人事务部头目,他积极倡导对犹太人实行所谓的“全面解决方案”。在匈牙利下令驱逐和屠杀65万名犹太人。此外,他还是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在那里有200万犹太人被屠杀。
一、

二、一封信件,暗藏惊天秘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夕,艾希曼并未像其他纳粹高级官员那样被盟军逮捕,也没有在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受审。相反,他在纳粹德国战败前的混乱局面,改变了身份,佯装打扮,一次又一次地逃过了追捕。到1950年6月,像许多漏网的纳粹分子一样逃到了南美的阿根廷隐居。
1957年秋天,住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市郊的罗泽·赫尔曼爱上了一个名叫尼克的年轻小伙。罗泽·赫尔曼是一位美丽迷人的少女,举止优雅,有着深栗色的头发和一双明亮的大眼睛,而她的周围总会有一群痴迷的追求者。为了进一步打动女孩的心,尼克在和罗泽·赫尔曼的一次约会时,炫耀他的父亲曾是德国军队的高级官员,并在西欧国家的许多地区任命,一个赫赫有名的大人物。而无意中聊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德意志第三帝国统治下犹太人的命运。尼克非常傲慢地说,德国人应该杀死当时世界上所有的犹太人,而不是半途而废。而尼克所说的自己不可一世的父亲就是纳粹头目阿道夫·艾希曼,而他也并不知自己面前的这位美丽的少女血液里流淌的正是犹太人的血。
尼克的一番让面前这位美丽而善良的罗泽·赫尔曼感到十分惊讶,自己钟情的这位年轻人竟会说出这样的话。回到家,细心的母亲似乎看到了女儿的心思,在反复询问中,罗泽·赫尔曼才和父母谈起自己这位奇怪的男友。赫尔曼的父亲洛塔尔·赫尔曼恰好是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幸存者,在那里他目睹了纳粹德国刽子手是如何屠杀犹太同胞的。他们把剥去衣服的犹太人像牛羊一样驱赶到毒气室,用大型铲车将成堆的犹太尸体推入焚尸炉,集中营的场景历历在目,仿佛就发生在昨天。听完女儿的诉说后,他的直觉使他怀疑这位名叫尼克的年轻人是否与传言躲在阿根廷的阿道夫·艾希曼有关。他立即让妻子给德国司法部长弗里茨·鲍威尔博士写信,告诉他自己的想法。弗里茨·鲍威尔博士也是德国犹太人,也曾遭到纳粹的迫害。多年以来,他一直在寻找还在逍遥法外的纳粹领导人,但收效甚微。当他收到这一封宝贵的来信时,心情又一次激动起来,于是秘密地向以色列报告了这些宝贵的信息,消息很快传给了以色列情报机构摩萨德的主任哈雷尔手中。
三、千里奔袭,秘密查证那是1957年一个初冬的夜晚,路灯的灯光在窗外风中摇曳的树枝间闪烁。摩萨德局长伊塞·哈雷尔安静地坐在办公室里,但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桌子上的台灯下是一封来自老朋友伊特寄来的信函。伊特表示德国法兰克福总检察长弗里茨·鲍威尔博士以犹太人的名义向他保证,纳粹德国卫军头目阿道夫·艾希曼躲藏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郊区。
哈雷尔曾反复阅读过有关艾希曼和其他纳粹分子的案卷。当他再次浏览了艾希曼的案卷后,慢慢合上厚厚的文件,下定了决心,派一个调查小组前往阿根廷,核实信息的准确性,然后再进一步调查取证。收到哈雷尔指示后,特工小组千里奔赴秘密到达南美洲的阿根廷。行动小组邀请罗泽·赫尔曼小姐上车,在工厂附近停靠,静静等待着那个叫尼克的金发小伙下班回家。过了一会儿,那个金发男孩走出了工厂大门,去了公共汽车站准备坐公共汽车回家。这时,坐在后座的罗泽·赫尔曼一眼就认出了这个男孩就是尼克。
特别行动小组马上将这些情况向哈雷尔作了汇报,而哈雷尔觉得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能够拍摄到一张艾希曼的照片,来确定他是否就是阿道夫·艾希曼。为了得到这张照片,哈雷尔决定自己亲自到阿根廷去一趟。几天以后,哈雷尔来到了布宜诺斯艾利斯,对特工做了必要的技术指导,然后让他们耐心视尼克的住址。他对部下断言:阿道夫·艾希曼家庭观念非常重,那么根据艾希曼有关材料记载,1960年3月21日将是艾希曼和妻子的银婚纪念日,所以这天他肯定会回来的。
四、一张照片,暴露纳粹身份3月21日中午1点45分,随着一辆公共汽车停在圣费尔南多区的加里保迪大街上,一个衣冠楚楚的大约50岁的男人从公共汽车上下来,缓缓走向尼克所在的住宅。他戴着一副眼镜,手捧一束鲜花,迈着训练有素的步子走向那栋房子。从该男子年龄特征,衣服,步行姿势等,躲在暗中的特工人员初步认定该男子就是阿道夫·艾希曼。
特工小组把拍到的照片通过实验室的科学鉴定,以及找到那些曾经见过艾希曼的人进行认证,结果都证实此人便是躲藏多年的阿道夫·艾希曼!哈雷尔对此结果感到非常满意,他向以色列总理本·古里安进行了汇报。此时他担心的是异国逮捕艾希曼将是摩萨德有史以来最艰巨的任务,决定自己亲自出马。而总理本·古里安也同意抓捕行动:“一定要把他弄到以色列来,活的更好,死的也行!”
五、守株待兔,秘密抓捕1960年5月11日傍晚,执行抓捕任务的特工准备就绪,分乘两辆车驶往目的地。此时离艾希曼回家大约只剩十来分钟,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两趟公交车已经通过,仍然没有看到艾希曼的身影。特工马尔金盯着手上的夜光表跳动的指针,行动负责人埃勒达德开始焦虑不安,他使用袖珍无线电对讲机向哈雷尔汇报,得到的答复是:5分钟内“猎物”仍未出现,收队撤离。
这时,又一辆公交车来了,一名乘客慢慢走下站台,朦胧夜色下正朝他们慢慢走来。 “是他!”埋伏在附近的摩萨德特工对埃勒达德轻声说道。“开灯!”埃勒达德一声令下,两束强烈的汽车灯光照射到艾希曼脸上,使他眼花缭乱。特工马尔金迅速走向艾希曼,伸出强有力的手臂,从后面将艾希曼抱住,另一只手则锁住艾希曼的喉骨,将其制服。此时另一辆车上的特工迅速赶到,几个人抬起艾希曼,瞬间塞进汽车的后座,发动汽车,消失在夜色中,整个行动过程不到一分钟。
负责审讯的特工脱下艾希曼的衣服,举起他的左臂,露出一个小小的疤痕,模糊的疤痕图案正是纳粹卫军组织血腥的符号。“你的卫军证号码是多少?”审讯特工开门见山,此时艾希曼完全明白争辩已显得苍白无力,低声答道:“45526 和45326”。“你的真实名字是什么?”“阿道夫·艾希曼。”此时的艾希曼全身颤抖起来,差点晕倒过去。
四、瞒天过海,悄然押解回国人已经抓到,但如何秘密送回以色列,成为考验摩萨德局长哈雷尔的最后一道难题。处理不好,可能无法将犯人送回以色列,还将影响国家声誉。通过深思熟虑,哈雷尔给出了方案:让特工队员穿着以色列国家航空公司的制服,同时给艾希曼也套上一件,所有人员乘坐机组专车前往机场,只要登上自己国家的飞机,就顺利圆满完成任务。
为了让计划顺利进行,五天前让一名摩萨德特工住进了当地的一家医院,病因是在一次意外“车祸”中得了“脑震荡”。以此获得阿根廷医院签署的医疗证明和返回以色列“继续治疗”的许可证,于是所有医院签发的文件和证明被换成艾希曼的照片和名字。出发时特工队医生将一针特制麻醉剂注入艾希曼体中,使他对周围的一切失去了知觉,只能在两位特工的搀扶下行走。
通过机场护照检查时,出乎意料的顺利,边检人员甚至对这位“脑震荡病人”表示了同情。最后以色列特工和艾希曼都通过了海关和护照检查,最后他们成功登上了停机坪上的以色列国家航空公司的“布列塔尼亚”号专机。经过漫长时间的航行,这架特殊的飞机终于降落在以色列的利达机场。这场千里奔袭,秘密抓捕,神不知鬼不觉地将犯人送回国内,这次堪称完美的特工行动,令摩萨德名声大噪,为世人所知。大家对摩萨德此次行动如何评价,欢迎评论区留言,喜欢的关注小编,为你解读更多摩萨德秘密行动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