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一次晚会活动的排练中遇到一位播音系男生,音色非常棒,低沉、宽厚,圆润……在我看来,几乎所有好声音的特质都集中在他身上了,很叫人羡慕。可是,接触时间长一些,总觉得有些怪怪的——他为什么总是莫名其妙地自言自语一些不合时宜或者说冗余的话呢?后来一想,大致明白了,大家一直没有给他说话的机会,并且计划里也没有排他的节目,很明显,他因为自己的“声音表现欲”无法被满足而感到失落,同时又试图通过另外的方式引起大家的注意和重视。
但是,从心理学上来说,“一个人越是缺什么,越爱表现什么。”这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这种心理的防御表现,自己很难察觉,但周围的人,完全可能看出来,只要没有人去猜穿他,这种伪装就永远会持续下去。嗓音就像脸蛋,好坏都是老天爷给的。也不得不承认,说话声音好听会给人带来美的享受,甚至可以为一个人的魅力增值不少。(看往期文章:为什么声音有磁性的男生追女生更容易?)但也容易使人深深陷入进去难以自拔,尤其对于从事有声语言工作的人来说,容易误入歧途。
比如,很多音色好的人一开口就被自己的声音美哭,在美美地朗读一篇文章或播送一则消息后,你要是让他复述一下刚才这篇稿件,他却全然忘了。为什么呢?道理很简单,人的注意力有限,一半放在识读汉字上,另一半则放在了对声音的自我欣赏,或者说时刻在留意自己的声音哪里还不够完美。这种情况简而言之就是“不走心”,也就是没有真正理解稿件所要表达的内涵,虽然乍一听你会觉得很美很专业,但是这种基于稿件都没认真理解的播读状态又能有几分美呢?
再来说说“端着说话”吧。这一点,个人体会不能再深了,因为这个“病”在我身上也有,且有时候也会“病入膏肓”,而在生活中,我家那位对此“深恶痛绝”,每次都教导我要“好好说话”。很多年轻的播音员主持人,尤其是科班出身的,多少都会有那么一段“端着说话”的经历,或者可能此时此刻你仍然“端”在那儿。为什么要端着呢?因为“端着”可以让字音发得更加饱满,吐字更加圆润,归音更加到位,说白了,就是跟最高标准最优秀的播音员更接近,这在对吐字归音有严格要求都新闻播音中自然是不可多得的好事,然而在日常生活中“端着”的现象,归根到底也是一种自恋的“症状”。

